第MA04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完善处理流程 减少对市民游客影响

▲铺设塑料布,避免“滴撒漏”

对垃圾房周边进行清洗、消毒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黄晓蓉 文/图

日前,海都报报道了“泉州古城一处网红打卡点前建垃圾房,成为垃圾临时中转点”一事(详见2024年12月25日A01版),引发不少市民游客关注。事件后续情况如何?近日,记者回访现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理流程,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周边居民商户及游客带来的影响。

处置区域铺设塑料布 避免“滴撒漏”

2024年12月31日,记者回访现场见到,在这座垃圾房前,环卫工人们正在对垃圾临时中转点周边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确保有效控制蚊虫、细菌的滋生与传播扩散,保证地面干净整洁,无污水、无积存垃圾、无异味。

而当垃圾压缩车进场,准备对环卫工拉回来的垃圾进行压缩处置时,在设备正式运行前,环卫工会先在处置区域铺上一层塑料布,避免垃圾在倾倒或处理过程中,产生“滴撒漏”现象,有效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我们正在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理流程,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周边居民商户及游客带来的影响。”泉州刺桐鲤市政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先生说。

与此同时,泉州刺桐鲤市政管理有限公司将加快车辆处置转运垃圾的效率,一天处置四次,每次处置时确保在10分钟内就能完成。“之后,我们的车辆在进场转运时,也会尽量避开游客高峰期,同时,调整压缩处理的位置,避开直接在海报墙正下方进行,以防游客打卡拍照时成了影响美观的‘背景’。”郑先生说。

欢迎市民朋友加入

推荐空间来作为中转点

“我们目前确实找不到合适的空间用来转运垃圾,希望市民游客能够谅解。”鲤城区环卫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当前西街游客量增大,产生的垃圾不断增加,垃圾转运压力实在很大,为解决垃圾临时中转点与网红打卡点不和谐一事,市、区两级部门曾多次走访摸底寻找适合的地址。“西街周边确实没有其他空间用于转运垃圾了,如果垃圾不及时清运出去,西街街面的保洁将受很大影响。”该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

这几日,他们也和市政公司一起在探索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并坚持继续选址,也欢迎市民朋友能加入,向他们推荐适合的空间用来作为中转点,确保西街垃圾量正常转运。“考虑西街为人工推桶+垃圾桶布点相结合的方式,希望大家推荐的选址能在西街周边200米范围内,我们将实地考察,看是否适用。”该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