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非遗工坊“赶集” 福建年味“升腾”

“清新福建 坊说非遗”工坊产品消费市集活动启动,打造集互动体验、非遗宣传与购物娱乐于一体的赶集盛会

与会嘉宾共同启动“清新福建 坊说非遗”工坊产品消费市集活动

游客现场体验福建非遗技艺

市集活动现场,各个非遗工坊前人潮涌动

N海都记者 齐榕 吴臻/文 马俊杰/图

1月3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乡村振兴局共同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海峡都市报社承办的“清新福建 坊说非遗”工坊产品消费市集活动在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启动。

品福味、赏技艺、逛市集……1月3日—5日,为期3天,“清新福建 坊说非遗”工坊产品消费市集献上一场可观、可赏、可感、可触的非遗盛宴,让前来“赶集”的市民和游客吃过瘾、玩过瘾、看过瘾,更提前体验了拉满非遗“氛围感”的福建年味。

20家非遗工坊集结

打造非遗文化盛宴

工坊产品消费市集活动围绕“清新福建 坊说非遗”主题,聚集省内20家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非遗工坊参与打造一场集互动体验、非遗宣传与购物娱乐于一体的赶集盛会,进一步展现福建非遗的实用价值,使非遗产品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让非遗从“活”起来迈向“火”起来,为非遗赋能文旅消费增添更多活力。

活动现场,20家独具魅力的非遗工坊各自施展绝技绝活,共展视觉、味觉与触觉交织的非遗文化盛宴。此次活动,不仅汇聚了象征福味精髓的古蒸鱼燕、鲜美鱼丸、纯手工面线等地道美食代表,还精心挑选了木雕摆件、纸织画等非遗技艺进行现场展示,不仅体现了福建非遗的多样性,并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的机会,让他们品福味、赏技艺、逛市集,其乐融融。

八闽非遗美食飘香

闽派艺人亮出绝活

非遗美食展销、非遗匠人市集、非遗达人秀、非遗现场体验……“清新福建 坊说非遗”工坊产品消费市集现场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崇武鱼卷”“老弟花生麦芽糖”“沉缸酒”等市民耳熟能详的八闽非遗特色美食,白茶(品品香、晒白金)和“永春佛手”的茶饮以及“石头画”“藤编灯具”文创集合展区前人潮涌动。有孩子拉着爸妈买花生糖,有年轻人品尝着各式茶饮,也有老年人提着线面和鱼卷满载而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交织,满足着不同年龄段的需求。

“妈妈,那里有剪纸,剪个窗花过年吧!”在非遗体验区,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浦城剪纸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周冬梅的剪纸魅力收获众多粉丝。现场还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四堡雕版印刷技艺”、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漂漆)、蟳埔女习俗(簪花围)的体验项目。

“八闽非遗贺新春”

年味里满是“非遗”香

市集现场还发布了一部名为《我的家乡年·年味福建》的视频,它带着观众走进福建的千家万户,感受那份属于福建的年味。

“蛇来运转,巳巳如意”……漫步在市集间,享受味觉与视觉的双重嘉年华,现场的市民和游客纷纷表示:“没想到元旦刚过就能感受到这么浓的过年氛围,小时候的过年记忆又回来了,真是好看好吃又好玩!”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前不久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即将到来的2025年春节,将正式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

“清新福建 坊说非遗”工坊产品消费市集活动也开启了福建省“八闽非遗贺新春”的序幕。乙巳蛇年春节期间,福建省将围绕“八闽非遗贺新春”组织各地举办非遗馆里过大年、非遗街区过大年、元宵灯会、年画进万家、古厝里的年味——乙巳新春非遗展、“巳巳如意”贺新春、“清新福建 偶说非遗”和“我的家乡年”视频直播等活动,拉满“非遗版春节”的“氛围感”,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感知春节、体验春节、乐享春节和传播春节。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