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逸之
林涓 罗丹凌 马俊杰
1月7日上午,福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现场,福州市人大代表们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福州市政府将扎实开展“奋勇争先”行动,在全方位扩大内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闽都文化影响力和展示省会城市新形象、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等九大方面持续发力,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关键词
提振消费
建设民营经济强市 申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申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世界美食之都。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开展“惠聚榕城”等促消费活动1.3万场以上。持续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办好福州住房展销会。发展首发经济、演艺经济、赛事经济,推广“福州有礼”公共消费品牌。
科学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完善福州全市招商统筹机制,用好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以投促引等模式。动建恒申全球研发中心、双福高速等项目920个以上,提速中石油LNG、万华TDI二期等项目560个以上,竣工福蓉源铝型材、鼎菱跨境产业基地等项目600个以上。
新增限上规上商贸服务业企业1500家以上。举办重大展会20场以上。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实现物流与供应链平台经济规模超8000亿元。
实施“榕商回归”工程,鼓励民间资本扩大产业投资。优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民营企业开放共享。
关键词
产业创新
建设创新型省会 争创国家低空经济示范区
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片区建设,打造以大学城、东南(福建)科学城为引领的科创走廊。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700家。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推动国有“基金矩阵”规模突破800亿元。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3000人、高技能人才1.6万人次以上,吸引来榕留榕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7万人以上。
深入实施“工业提振”三年专项行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0家、年营收超百亿元工业企业1家。推进闽侯奔驰新能源商务车项目建设,动建宁德时代罗源新能源基地。开展低空空域管理试点,力争低空产业相关企业突破200家,争创国家低空经济示范区。
积极融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设立数字福州产投基金,打造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2个,数字人民币交易额超4300亿元,数字经济规模突破8000亿元。推进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数字化改造中小企业265家。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深化海洋改革创新 打造高水平“海上福州”
实施海洋经济重点项目90个以上,力争海洋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建成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加快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推进水产种业创新“5个10”工程,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水产预制菜产业。
推进海洋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探索用海立体复合开发、海域使用权流转等创新举措,完成养殖海权改革。强化涉海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加快构建“1+6+4”海洋科创平台体系。
拓展海铁、海空、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完善“公铁海空网”集疏运体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欧班列与“丝路海运”有效衔接。
关键词
高水平开放
推进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新增1家市属国企上榜中国企业500强。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共同富裕综合试点,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出首创性举措30项以上。推进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提速机场二期建设,推动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封关验收。落实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配套措施,落地运营市内免税店。深化“大侨务”工作,加快筹建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国际联盟。
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机制,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建设。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和涉企服务“一类事”改革,新增“一件事”服务场景10个。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实现“无证明”高频政务服务事项500项以上。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打造美好海滨山水城市
深化新时代山海协作,有序推进福莆宁F2、F3线建设,打造一批产业飞地、科创飞地,推动闽东北、福州都市圈连片繁荣发展。推进城市更新项目100个,其中包括开通运营地铁4号线后通段、滨海快线,推进地铁2号线东延线和6号线东调段建设,新建改造供水管网50公里。
树立“城市家具”理念,设计建设一批公共休闲服务设施,打造更高品质、更具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新改建公园绿地4公顷、福道26公里,新改建雨污管网130公里。推动城区水系联排联调系统迭代升级。新增公共停车位4000个、充电桩1500个。
以县域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4万亩以上。加快琅岐“菜篮子”基地和种业创新中心建设。生猪存栏数稳定在108万头以上。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加快“无废城市”建设 构建山海保护大格局
深入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完成140个入海排污口和150条入海沟渠除黑消劣整治任务。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实施滨海新城、罗源湾、福清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落实河湖长制,争创国家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试点示范城市。推进闽江河口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持续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植树造林6万亩,森林抚育22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8万亩。
提升红庙岭等一批循环经济产业园,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实施光伏、风电、氢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30万千瓦。
关键词
高品质生活
提速教、医、养老建设
建设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实施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零工平台374个,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2.6万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健全根治欠薪全链条防控体系,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落地。
健全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础教育供给调配机制,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4所、中小学11所,新增公办园学位5670个、义务教育学位1.3万个。推动优质高中结对帮扶县域普高。
提速市第一总医院鼓山院区、老年专科院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市肺科医院肿瘤楼及制剂楼。引进培养优秀医疗卫生人才,新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
健全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丰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探索社区医养融合模式,打响“有福之州幸福老人”品牌。落实积极生育政策,建设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关键词
闽都文化
打响“有福之州”品牌
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推动三坊七巷、海丝史迹、船政文化史迹等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支持昙石山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施柔远驿等重点文物修缮及活化利用工程40个,加快上下杭整体保护修复、侯官文化全景示范区等项目建设。加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开展福温、福延、福瓯、福莆等4条古驿道干线文物专题调查。加强摩崖石刻保护利用。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
打响“有福之州”品牌,建设全域生态旅游市,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全方位开展文旅管销推介,推动鼓山、船政文化城创建5A级旅游景区,做旺古厝游、温泉游、闽江游、内河游、滨海游。加快建设G228滨海风景道等旅游交通路网,实现“快进慢游”。持续打造“三条簪”等一批网红爆款文旅IP,壮大动画动漫、创意设计等文创产业。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力争全年旅游人数突破1.38亿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突破1300亿元。
关键词
两岸融合
完善增进台胞福祉
推进台胞定居落户“愿落尽落”
完善福马“同城生活圈”政策措施,推进福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高标准打造福马产业合作园区,用好福马产业融合发展基金,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互联对接。推进与马祖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工程,加快福马通水工程(大陆侧)建设,整体提升福马“小三通”航线设施和服务水平。
探索建设两岸共同市场先行区域。做强做优海运快件、冷链物流等对台特色业务,打造两岸物流枢纽中心。促进对台小额贸易和跨境电商业务发展。
完善增进台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制度,推进台胞定居落户“愿落尽落”。推动对台职业技能资格直接采认。在台胞聚集社区开展闽台共建共治共享试点,打造闽台融合型完整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