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宋晖
吴雪薇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头戴珠冠压鬓齐,身穿百宝锦绣衣。百褶罗裙腰中系,轻提罗裙往前移……”2025年元旦当天,福州西湖晨曦广场的水上舞台,越剧折子戏《打金枝·闯宫》热闹上演。袅袅乐声里,福建芳华越剧院青年演员常靓身披锦袍,唱腔细腻,吸引了不少市民。
2025年1月开始,我省开展“周末戏相逢”——福建优质文化文艺资源直达基层公益性演出,在福州西湖公园里的“文化西湖 福见好戏”演出活动成为戏迷与戏曲演员每周相约的盛会,省属六大院团派出了干将,各出心裁,以优质曲艺节目陪伴市民游客度过一个个“艺”彩纷呈的假日。
越剧出新角儿
戏迷追着演员看巡演
记者在演出场地后台见到演员常靓时,她戴着大框眼镜,穿着粉红色的小棉袄,与戏台上的形象完全不同。与常靓同期进入芳华越剧院的演员毛晓格则扎着可爱的丸子头,虽然还带着一丝青涩,但已主演多部经典越剧。
“戏迷常给我们录视频,发到网上。”在生活中,毛晓格与常靓常常一起拍下排练日常与搞怪视频,上传社交平台,引来戏迷围观打趣。
福建芳华越剧院副院长卓恒介绍,作为第二大全国性剧种,“看越剧”是江浙逢年过节的重要节目,村里会请戏班连演,很多老人至今仍保持着在家收听越剧的习惯。相比京剧,越剧风格“小清新”,更吸引年轻戏迷。福建芳华越剧院的一大“名角儿”,是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越剧尹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君安,戏迷们常常追逐她巡演的脚步,有的人一场不落。而一些逐渐成长的年轻演员,也各有自己的粉丝,追逐演员成长的脚步,也是戏迷们看戏的乐趣。
“过去有戏迷说她‘演什么都很可爱’,但最近则变成了‘演的戏很有质感’。”常靓说,“也有些粉丝常常会通过我们,来探听君安的消息。”
福建芳华越剧院2025江浙沪巡演5月又将开启,毛晓格与优秀青年演员吴冰瑶,将跟随王君安与梅花奖得主、院长郑全挑梁经典剧目《何文秀》。王郑两名角以老带新,既是经典的传承,也增强戏迷们的“黏性”。
“我们在巡演中会举办剧目导赏、戏迷见面会等互动活动,后续可能还会推出赠票、探场花絮等小福利,拉近越剧与大家的距离。”卓恒说。
闽剧出新名剧
沉浸式戏剧花式“圈粉”
越剧出“新角儿”,闽剧则出“新剧”。随着近年来“沉浸式演出”风靡文化市场,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同样瞄准年轻观众,将闽剧搬进沉浸式剧场。
去年国庆假期,福建省文旅厅出品、省实验闽剧院创排的沉浸式戏剧《最美的茉莉花》在位于三坊七巷的中瑞剧坊上演,场场爆满。不同于传统戏剧的观看形式,观众与演员在剧中互动,叫卖茉莉花、牛角梳,闽剧元素带来闽味方言与习俗,赋予角色立体鲜活的形象,带来福州城的亲切与温暖。
“作为地方剧种,闽剧有强烈的本土特色。但外地人听不懂福州话;年轻人不喜欢旧习惯……这些都会影响人们深入感受‘闽都文化’的意愿。”省实验闽剧院沉浸式戏剧导演、副院长林杰希望,编剧在进行创作时能换位思考,来福州的游客想看到什么剧?
林杰结合传统闽剧《白蛇传》与现代话剧、舞蹈、流行乐,尝试推出一部沉浸式情景剧《白蛇传》,反响不错。此后,林杰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笔醒山河》、《宋词里的福建》、《最美的茉莉花》……一部部沉浸式戏剧开始陆续推出。
“相比声光炫酷的商业戏剧,传统戏剧院团受到了各种局限。”林杰说,大胆让闽剧走出剧院,走进三坊七巷、林森公馆、罗源溪尾街、福州西湖等地,不仅让观众走近戏剧,也让戏剧走向观众。
老艺术新生机
“闽派”文艺精品涌现
传统闽剧演员是否能适应从舞台到“沉浸式戏剧”的转型?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表示,闽剧的“出圈”尝试其实早已开始。从十年前演出闽剧《百花颂》,演员走下舞台,在观众席间表演,到2023年拍摄闽剧电影《双蝶扇》,省实验闽剧院对闽剧的创新表达从未停歇。
今年“文化西湖 福见好戏”演出,省实验闽剧院准备了与福建博物院联袂打造的沉浸式戏剧《宋韵千年·诗词福建》。林杰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西湖畔的金鳞小苑,除了指导演员表演一遍遍“过关”,沉浸式剧情的人文细节,他也一点不放松。排演宋女的演员向观众献上福州特色的青红酒,并风趣地说:“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这也是林导事先加在剧本里的吗?”面对记者的询问,小姑娘笑眯眯地说:“是的,因为怕有观众开车过来,不能喝酒。”
代代戏曲人的探索创新,正推动福建省的文化惠民工程迈上新台阶。记者从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24年,我省积极组织开展“乡村戏台 百姓乐园”福建戏曲迎新春走基层系列演出,让传统艺术在乡间地头焕发新生机。“艺见乡韵”全省民间美术暨乡村文创展、花团锦簇——福建省民间美术展等精品展览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高质量的艺术享受;通过举办调研交流活动推进全省首届“育见山海”金牌美育村培育,将文化艺术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扩大文艺惠民覆盖面,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现代艺术的活力。
在推进“闽派”文艺精品创作方面,福建同样取得新进展。高甲戏《围头新娘》荣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优秀作品奖,福建戏剧实现该奖项的8届蝉联;成功举办第九届福建艺术节;涌现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文艺精品力作,充分彰显了福建舞台艺术繁荣发展的喜人态势,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是福建实施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的生动写照。从乡村戏台的百姓乐园,到西湖畔的“一台好戏”,福建戏曲正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走进民众的生活。下一步,福建省将聚焦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建强文艺“闽军”,打响“闽派”文艺品牌,助力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省,继续谱写八闽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