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片羽毛球场地,有54人打球,问单打双打的场地各有多少;《长城谣》歌词中的“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是近似数还是精确数;海底捞针、瓜熟蒂落、旭日东升、水滴穿石等成语所描述的事件哪个发生的概率最小……近期,“深圳南山区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太难延时20分钟”冲上热搜,引发关注和热议。
一张小学数学试卷为何闹出这么大动静?在出现“难度太大”“数学里面考语文”等声音的同时,也有专家认为,这样的命题方向体现教改新思路。那么,这套考卷到底难不难?它重在考查什么?是否体现教改方向?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深入采访了学生、家长、学校、教育部门和专家学者。
焦点一
语文老师出的 数学试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后,网络平台上有不少家长介绍孩子的考试情况。
有人表示,考试题目太多。原计划考试时间90分钟,一共36道题,整整6页A4纸,仅算一下时间,平均每道题费时150秒钟,即两分半钟需解完一道题。这两分半钟,四年级的学生需要读题、理解、思考、计算、书写。不少中学数学老师纷纷感慨:“别说小学四年级学生了,我都写不完!”记者了解到,原计划90分钟的考试时间确实因题目难度高而延长20分钟,平均每道题有约3分钟的作答时间。
相关话题评论区里,不少家长对数学试卷的阅读量提出疑惑。“这是语文老师出的数学试卷吧?句句有主谓宾,段段有原因结果。”
记者梳理考题发现,仅选择题就有不少题目需要考生深刻“理解”题干文字含义才能作答。
比如:“下列成语所描述的事件中,( )发生的概率最小”,其中共有“海底捞针、瓜熟蒂落、旭日东升、水滴穿石”四个选项。就有家长在评论区提出疑惑:海底捞针和水滴穿石比概率,这还是数学题吗?
三年级学生家长许女士表示,这些题她自己都看不下去,更别说小学生。“我觉得现在就是矫枉过正了,我们这是考数学,不是考语文。”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考查的知识并没有超纲,只不过是更考查综合能力。”“题目更生活化,更联系实际了,挺好的。第一次难免有阵痛,以后就习惯了。”“题目出得挺好的。”
对此,深圳市南山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国家义务教育的质量监测命题方向和重点都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就是希望通过这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让学生逐步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现实世界、进行思考。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适应运用各学科并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孩子们以后会适应的。接下来还是会顺应课改方向,体现学科的核心素养。
焦点二
卷子难度真的 过高吗?
相对于家长的反应,师生情绪相对平稳。多位南山区亲历本次考试的师生告诉记者,虽然试卷整体难度较高,但对于不少学生来说,通过日常的练习和积累,仍能从容应对。
南山区五年级学生刘同学告诉记者:“还好呀,20片羽毛球场地,有54人打球,那不就是鸡兔同笼问题嘛。”六年级范同学说:“平常的练习题很多也是有情景的,我提前半个小时做完,还检查出了四个错误。”南山区一位四年级数学教师表示,试题旨在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和核心素养,这也是未来的培养方向。
记者采访了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黄东坡,他看完这份数学试卷后表示:“情境化、跨学科、增加阅读量,这是新中考新高考的新特点,但凡事要有度,否则只有形式而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能力水平和思维状况。”
广州一重点中学数学名师周老师看完深圳南山小学四年级的数学题后表示,没超纲,但整张卷子阅读量太大,这会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无法完成所有题目,影响学生正常发挥。周老师表示,为了适应情景化和生活化,在数学试题里出现两三道贴合生活场景的数学题无可厚非,但不能整张试卷全是这样的题。
有教育专家认为,拓展性内容能为学生留出更宽裕的思考空间和操作空间,但试卷的体量大小、结构平衡以及考试时间,都需要不断在实践中磨合探索。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章勤琼认为,从单道题目来看,这份卷子里的大多数题都是好题,同时整体题量偏大,有的学生在做卷子时会遇到较大困难,要理性客观判断学生遇到的困难主要是什么,并在教学和评价中作出合理调整。
南山区教育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科学命题,以命题改革推动教学方式转变,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适应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
焦点三
“数学情景化” 是趋势吗?
此外,引发较大争议的,是这套数学试卷的出题方式,大量题目通过还原现实生活情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对此,一些家长表示不解和质疑,认为试题阅读理解过多、与日常教学脱节;也有一些家长认为这些题目“贴近生活实际,彰显跨学科魅力”,对试题能引领课堂教学变革、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表示肯定。
南山区教育部门和部分学校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南山区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呈现出明显的情景化、重思辨、重素养特点,数学考卷涵盖科技、理财、大湾区新闻、古诗词等,如同一张文理大综合卷,取消了送分的计算题,取而代之的是错误分析与规律总结。这种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多想,鼓励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数学思维,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家认为,这体现了数字化时代兼顾通识教育与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命题时,更多用交叉学科思维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乐趣。
“倡导‘多想少算’,考试命题情景化、跨学科、增加阅读量,是当前课改方向。小学数学不仅是计算,还需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深圳市育才教育集团一位数学教师说。
北师大版教材编委任景业表示,欣赏命题的方向和意图,命题体现出教学方式的转变,希望社会更多地包容创新。
焦点四
面向未来的课堂 是什么样的?
当前,各地正在展开落实新课程方案、新课标探索。有一种声音认为,“步子不宜迈得太大,应考虑相应年龄段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水平”。
对此,教育研究学者熊丙奇指出,在数学命题中,适当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没有问题,但需要明确,数学就是数学,阅读不能喧宾夺主。但如果在数学命题中,过于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这貌似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但其实走偏了方向。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进行命题改革,必须搞清楚“素质”是什么,不能把素质当成一个箩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缺乏科学论证随意命题,不但难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而南山区教育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数学试卷所呈现出的变化,是对新课标全新方向的具体践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南山区希望以试题的改革来撬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小学数学学科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将在命题中体现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融入跨学科学习、学科实践活动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从信息阅读中提取关键要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张爽说:“不妨让这次改革回归它本身的定位,改革试验总要在规则和边界之中寻找适切性,可以系统分析学生的作答情况,考查试卷信效度和命题改革程序、机制的完备性,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实现以考试评价改革牵引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学会在具体情景中合理应用。”
(综合新华社、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九派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