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加沙停火达成 和平曙光初现

新一轮巴以冲突延宕460多天之后,中东走出迈向和平的重要一步

15日,人们在加沙地带代尔拜拉赫庆祝停火协议达成

15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街头,人们拥抱庆祝停火协议达成

N新华 文/图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15日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宣布,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已就加沙地带停火达成协议。

分析人士指出,在新一轮巴以冲突延宕460多天之后,达成停火协议有助于缓解冲突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是迈向和平的重要一步。但由于协议的复杂性,其未来实施面临挑战,且巴以冲突的根源性问题并未解决,“两国方案”才是根本出路。

停火协议共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将于1月19日开始实施

埃及、卡塔尔和美国15日晚发表联合声明说,哈马斯与以色列当天达成的停火协议共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为期42天,包括实现停火、以军撤出加沙地带所有人口稠密地区,交换双方在押人员、交换双方遇难者遗骸,推动加沙地带流离失所者重返家园,协助伤病者离开加沙地带接受治疗,同时大幅增加对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援助。但联合声明并未提及第二、第三阶段的具体内容。

穆罕默德指出,停火协议第一阶段将于1月19日开始实施,哈马斯将释放33名被扣押人员,以色列释放巴勒斯坦人员。斡旋方将与哈马斯和以色列合作,推动停火协议的落实。

另据报道,在协议第二阶段,哈马斯将释放剩余被扣押人员,从而换取更多巴勒斯坦在押者获释,以军将全面撤出加沙地带。哈马斯强调,在以军全面撤出加沙地带前,他们不会释放被扣押人员。在第三阶段,他们还会移交剩余已死亡被扣押人员的遗骸。作为交换,加沙地带将在国际监督下实施为期三至五年的重建计划。

以色列外长萨尔15日在一份声明中说,以色列安全内阁计划于16日召开会议,就与哈马斯达成的停火和释放被扣押人员协议进行表决。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当天发表电视讲话,呼吁以政府批准该协议。不过,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16日发表声明说,因哈马斯违背已达成协议的部分内容,试图在最后关头迫使以色列作出额外让步,为此,以安全内阁暂时不会召开会议,直至得到调解方通知,确认哈马斯已接受协议全部内容。

哈马斯高级官员哈利勒·哈亚15日晚在电视讲话中表示,加沙停火协议达成是巴勒斯坦人民斗争中“历史性的时刻”。加沙地带将进入重建和消除战争影响的新阶段,相信巴勒斯坦人民有能力重建加沙地带。

当天,在加沙地带多地,大量巴勒斯坦民众走上街头庆祝,很多人相拥而泣。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从加沙地带突袭以色列境内军民目标,导致约1200人死亡、约250人被哈马斯等巴方武装人员带回加沙地带扣押。以色列随后对加沙地带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布的最新数据,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4.6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伤亡规模超出历次中东战争,停火是巴以双方的核心关切

过去数月,多轮停火谈判在多哈和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但都未能达成协议。有分析说,此次谈判为达成协议,双方都作出了一定的策略调整。据当地媒体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给予谈判团队比以往更大的自主权,此前他经常通过严格限制谈判权限,使代表团行动受阻。哈马斯消息人士在接受沙特《中东报》采访时说,哈马斯在此次谈判中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方面没能通过军事行动解救被扣押人员,内塔尼亚胡政府因此受到国内舆论指摘;而在加沙地带,人道主义灾难日益严重,伤亡人数持续上升,哈马斯迫切需要停火喘息。

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通过协议解救被扣押人员,实现其核心关切,而巴方可获得人道援助实现“休养生息”,这是此次协议的要点。

此外,以色列总理办公室15日晚发表声明说,在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强烈要求下,哈马斯放弃了最后一刻提出的改变以军在加沙地带与埃及之间的“费城走廊”部署的要求。

分析人士认为,本轮巴以冲突造成的伤亡规模超出历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国内反战情绪和国际舆论压力不断高涨,而以方始终无法实现“彻底清除哈马斯力量”的目标。同时,以方接连清除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严重削弱了加沙地带武装力量的内部结构和外部支持,可以说以方的战略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因此,在民愿诉求和国际劝和促谈努力共同推动下,冲突双方作出了让步。

此外,美国影响也是达成停火协议的一个因素。美国是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最大保护伞。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一直偏袒以色列并持续提供军援,饱受国际社会批评,实现停火既可缓解以色列的安全压力,又能为美国在中东政策上减负。

冲突的根源性顽疾未解

和平前景仍不明朗

多方已对停火协议达成表示欢迎,认为这是迈向和平的重要一步,同时敦促冲突双方全面执行协议。但由于停火协议的复杂性,实施或将面临挑战。

有分析说,协议中涉及的“缓冲区”等表述存在模糊之处,导致停火实际操作出现争议。加沙地带与以色列之间的边境地区历来是冲突高发地,任何摩擦都可能引发停火破裂。此外,以色列极右翼政党可能拒绝接受让步,继续向内塔尼亚胡政府施压。

而在巴勒斯坦内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分析说,停火协议的第三阶段将至关重要,因为它将讨论未来加沙地带的战后治理问题,但巴各派别若不能形成共识,也将给协议实施带来不确定性。

外交学院中东研究中心主任高尚涛说,停火协议能够推动缓解加沙地带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但巴以冲突的根源性顽疾并未消除,如耶路撒冷地位问题、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扩张问题、难民问题以及彼此的不信任等,这些议题都需要通过复杂的政治谈判才能解决。

以色列区域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尼姆罗德·戈伦认为,停火协议的达成并未解决冲突的根源问题。为了中东地区的长期和平,必须推动落实“两国方案”,“而这在当前以色列政府的强硬立场下很难实现”。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5日发表声明指出,结束占领并通过谈判实现“两国方案”,使巴以在国际法、联合国相关决议和既往协议的框架内和平共处,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只有通过可行的“两国方案”,才能满足两国人民的共同诉求。

就在15日晚停火协议达成后不久,以军扩大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包括对加沙城进行了密集轰炸。以军行动一直持续到16日早些时候,摧毁了加沙地带南部拉法、中部努赛赖特及北部地区的大片建筑。救援组织说,这些袭击共造成32人死亡。

以色列与胡塞武装冲突会升级吗

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也门胡塞武装使用无人机和导弹袭击红海和阿拉伯海水域目标,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美国、英国和以色列也多次对胡塞武装目标发动空袭,最近一段时间尤为频繁。

长期以来,西方舆论把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胡塞武装、一些伊拉克民兵武装视为伊朗主导的针对以色列的“抵抗之弧”成员。去年12月,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多次表态称,以色列已击败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也将对胡塞武装施以严厉打击,“没有人能逃脱以色列的长臂”。

在15日加沙地带停火协议达成前,也门胡塞武装表示,对美国“杜鲁门”号航母发动自其进入红海水域以来的第六次攻击。在停火协议达成后,胡塞武装发表声明说,这场加沙冲突接近尾声,在中东地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始终是首要事业。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持续占领威胁地区安全与稳定,除非其“消亡,否则地区没有真正的和平”。

随着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的达成,以色列和胡塞武装之间的冲突是否会升级为新的地区焦点?据美国媒体报道,拜登政府一名官员表示,胡塞武装问题尚未解决,但相关努力正在进行中。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