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买水晶到手发现是玻璃?

靠颜值和玄学,吸引大量年轻人涌入直播间,从几十元到几千元几乎一串难求,但“水晶热”背后乱象频发

“宝宝们,考研、上班就选这款89元的巴西紫水晶,颜色正,2号链接赶紧拍!”木质托盘上,五彩水晶手串琳琅满目,主播热情洋溢地介绍着。早上9点多,一水晶直播间已超千人观看,手串上架秒空,屏幕上弹幕不断:“这条补货吗?”“属牛戴什么?”“戴左手还是右手?”……

自去年年底,有明星直播带货水晶,并声称其能带来“能量”、改变运势后,水晶商品热度飙升。第三方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抖音排名前三十的水晶产品单链销售额均超100万元。这股热潮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涌入,在直播间内,定价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的水晶手串几乎一串难求。然而,水晶商品高溢价、成色差的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记者调查发现,水晶市场充斥着各种“科技与狠活”,不少商家在宣传页面中标榜产品为天然水晶,实为利用染色、炒蜡、玻璃冒充等造假手段伪造而成。消费者在购买所谓的天然水晶后,往往遇到实物与宣传不符、质量造假、维权过程认定难等问题。

现象:

水晶靠颜值和“玄学”拿捏年轻人

26岁的周子茗是个有四年水晶购买经验的老玩家,她曾在闲鱼上花三十多元买了第一条灰月光手链,只因被其美丽的光学效应吸引。她还常通过微信卖家、小红书、淘宝、直播和闲鱼等平台挑选比价。

李帆则因水晶背后的“玄学”买单,她曾买紫水晶手链助力学业,最贵的手串499元,最便宜的55元,“便宜的珠子不够通透”。

社交平台上,被水晶颜值和“玄学”拿捏的年轻人有不少。据统计,光是水晶手串标签累计浏览量就超10亿,常伴“影响运势”“明星同款”等关键词。形形色色的商家也涌入直播间,有流水线式拍单的,也有根据需求一对一定制售卖的,原创珠宝商店、源头厂家和各类博主纷纷下场淘金。

但水晶手串爆火后,市场乱象丛生。资深水晶爱好者俞暖暖表示,手串溢价太多,质量参差不齐,自己不想被“割韭菜”。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水晶”为关键词搜索,大部分是直播间货不对板、假冒伪劣、拒绝退款等问题。社交平台上,“别踩坑”“避雷,这些都是假水晶”等揭露价格虚高、真假混杂的帖子成为高赞热帖。

调查:

定价成谜,公开卖假,水晶市场乱象多

“包装盒上写着烟灰缸的材质为晶质玻璃,商家告诉我,晶质玻璃就是水晶。”面对商家的含糊其词,王萧花了1980元将商品送至专业检测机构进行质量鉴定。检测报告显示,这份标价680元的商品材质实为玻璃。

而陈丽丽收到水晶手串后,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绿幽灵手串的串珠内部有明显的染色块,颜色不均匀且分布有残留色带,与天然绿幽灵的颜色差距甚远。此外,金发晶手串的孔道发黄,疑似有炒蜡的痕迹。

相同的套路也发生在张涛身上,但造假材质从染色水晶变为方解石。张涛告诉记者,去年11月,自己在聚善缘旗舰店花费438元购入一个黄水晶球。收到商品后,张涛很快意识到自己可能买到了假水晶,“水晶球异常沉重,重得不像是天然水晶”。随即张涛联系了商家要求提供质检报告,令其哭笑不得的是,商家发送的质检报告中显示产品材质为方解石,并非先前宣传的天然水晶。

类似公开卖假案例并不鲜见,他们的同样遭遇是维权难。

而水晶定价一直是个谜。在周子茗看来,水晶市场“水很深”,电商平台崛起让水晶消费场景从线下转到线上,但市场定价仍不透明。直播间通常有百元左右客单价和成千上万“高货”两类价格。“美丽程度和品质成正比,价格也成正比。”周子茗说,她主要购买低中端普货水晶手串,单条价位一般控制在百元以下。

李帆坦言,今年水晶手串火了,价格也“火”了,“至少溢价30到50元,价格翻倍,越来越多的人在直播间购买。”不同于黄金白银,作为非标品的水晶没有统一定价标准。那么,定价权到底掌握在谁手中?

日月山河水晶主理人任平从事水晶销售5年,经营过线下实体店,也做过批发商,2022年开始转做线上直播。他认为,决定水晶价格的是一级市场,即批发商定的价格,“源头贵了下面环节才贵,线上资金成本低、利润空间大。”

东海县水晶产业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水晶收藏与选购》作者吴清峰表示,水晶价格由品质、人们偏好、市场拥有量三方面决定。过去,这三因素相互作用,使水晶价格合理波动。但今年,入局的商家和网红明星增多,甚至有风水大师,导致价格波动大于以往,尤其是超七、极光23等热门品种,冷门品种如粉水晶、紫水晶价格相对稳定。

记者注意到,艺人伊能静直播间里一款“豪华水晶阵”售价高达6999元,导演于正带货的水晶价格更是高至上万元。

专家:

高端水晶才保值 勿盲目跟风购买

网红明星光环笼罩,风水运势玄学加持,线上水晶销售成为蒙着“朦胧面纱”的生意。对于普通人来说,购买水晶是理性投资还是情绪消费?

“水晶是否保值,取决于水晶品质。”吴清峰认为,品质直观指标是价格。珠宝三要素是美观、耐久和稀缺。对于几十元、几百元的水晶,产量大,本身没太大贬值空间,增值好几倍也不现实。“所以便宜水晶,更像饰品、消费品,高端水晶才有保值升值潜力。”

任平认为,当下年轻人热衷水晶,一半是追逐玄学光环,一半是被外观美感捕获,而非保值增值考量。“大部分水晶保值率不高,一般不会有人投资。相较于水晶手串,更有收藏价值的是水晶雕刻作品。”

喧嚣的水晶市场火爆后会何去何从?吴清峰认为,“短期看,若无网红明星参与,水晶市场热度可能下降,但基于受众基础,不会短期爆火后沉寂。”

面对水晶热,吴清峰提醒消费者货比三家,多看多了解,谨慎购买。同时,购买水晶时要保持理性,掌握评判水晶品质和价格的方法,“对比同类产品,不必在意品牌,要比较颜色、晶体、纯净度、做工、尺寸及观赏性六个指标。”

周子茗建议,消费者初期多看多学少买,对某水晶品类,先学会分辨品质高低,多看高货培养审美,同时了解不同售卖渠道中各品质水晶对应平均价格。“主要是警惕线下和线上关于水晶升值、功效的售卖话术,否则易买到假货或溢价严重产品。盲目跟风购买,就要承担花冤枉钱风险”。

(文中周子茗、李帆、俞暖暖、任平、王萧、陈丽丽、张涛为化名)

□小贴士

消费者 该如何维权

北京市中闻(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凯向记者表示,方解石和天然水晶是不同的矿物质,其成分、硬度、价值和外观等都有明显差异。聚善缘旗舰店在标题、介绍页面、直播中反复强调商品是“天然水晶”,但在材质栏中却标明为“方解石”,商家的行为显然构成了虚假宣传。这种做法会误导消费者认为其购买的是天然水晶。

刘凯律师指出,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此外,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涉嫌构成虚假广告罪。

刘凯律师指出,当消费者购买到假货时,最重要的是保留相关证据(如质检报告、购买记录等),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退货、换货或赔偿。如果商家或平台未能履行责任,可以向电商平台投诉、向消费者协会举报或通过诉讼解决问题。

(钱江晚报 新京报)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