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杨江参 通讯员 黄钊伟 文/图) 2月3日晚,绵绵细雨中,“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主题活动(南安东田专场)暨第二届东田“丰灯”文化节启幕,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人潮涌动,民众并肩而立,沉浸在丰灯文化的魅力之中。作为东田镇的文化瑰宝,“丰灯”承载着当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更是联结乡情的精神纽带。东田“丰灯”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丰山灯排”更是历经400多年岁月的洗礼,代代相传。
“‘丰山灯排’以‘挑’、‘长’、‘公’、‘和’四大特点著称,它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灯排文化。”南安东田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山灯排是村民用肩膀挑出的情怀,体现了农村的质朴与坚韧,其灯排的制作过程和迎灯民俗都得到了精心的保护和传承。
其间,南安市副市长邱雪亮为“丰灯”非遗项目授牌,这标志着“丰山灯排”正式列入南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对东田镇坚守传统的肯定,也为文化创新注入新动力。
随后的点睛仪式将活动推向高潮。现场的四位嘉宾手持金笔,为象征祥瑞的龙灯点睛。这一传统仪式寓意“点睛祈福”,寄托着对东田镇风调雨顺、百业兴旺的美好祝愿。
在启动仪式环节,与会领导嘉宾共同按下电子屏幕手印,随着全场倒计时声落幕,第二届东田“丰灯”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现场光影交织,传统灯排与现代科技交融,展现了非遗文化的创新表达。活动还设置了灯排展览、民俗表演等互动环节,吸引参会人员驻足体验。
“此次丰灯节,不仅仅是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更是东田镇向外界展示全新风貌、凝聚发展新力量的重要窗口。”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南安东田镇匠心独运,以灯为媒,深度挖掘丰灯文化的多元价值,将传统与文创、商家、红色、旅游、非遗等五个“+”紧密融合,把“丰山灯排”打造成推动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