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臻 马俊杰 文/图
蛇年春节假期,福建年味浓浓,全省文旅市场人气旺、活力足、消费火。记者从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福建围绕“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启动“一路山海一路歌”文旅促消费主题年活动,举办1880多场迎新春活动,推出130多项惠民出游大礼包,吸引海内外游客和省内外民众在福建欢喜过年。据第三方测算,假日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3602.08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308.58亿元。
非遗民俗“热辣滚烫”
游客来闽“品人间烟火”
今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农历新年。作为我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三个系列获得大满贯的唯一省份,福建全省累计开展“八闽非遗贺新春”等主题活动近千场,推出非遗购物月、“坊说非遗”市集、民俗踩街、灯舞巡游表演等活动,举办“福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展”、“福蛇呈祥”——乙巳新春主题非遗作品展等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寻年味、品年俗、享年趣”,体验八闽文化的气韵和风采。
春节期间,全省历史街区、夜间消费集聚区、各地景区广泛引入非遗展演、非遗体验。泉州以“非遗中国年·就在泉州过”为特色,推出300多场特色活动、40多条非遗体验精品线路,开展世遗泉州非遗时尚秀、泉州非遗游园会、闽南美好生活嘉年华等活动,200多万游客参与体验。莆田推出“到莆田过大年·莆田元宵”30天40项80场精彩民俗活动。漳州上榜“美团旅行”全国春节非遗热门小城第2名,漳州古城酒店搜索量上涨412%。福州上榜同程全国热门非遗打卡地第4名。“去武夷山学‘茶百戏’”入选美团旅行“十大非遗热门玩法”,“武夷茶主题非遗特色之旅”入选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
文艺文博“乐动八闽”
沉浸式业态“带火市场”
伴随着今年的“文博热”“传统文化热”,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选择在春节假期走出家门,走进文化场馆、剧院剧场度过一个“文化年”“艺术年”。而福建各地文博场馆、文艺院团也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准备了丰富精彩的展出、活动、节目。其中,“峥嵘岁月——福建苏区文物展”“宋词里的福建”“我与文物有个约会——幸福开厦门”等文博系列活动,吸引了223.91万人前来参观。
八闽春节文旅大餐,少不了演艺活动。春节期间,全省国有文艺院团共开展演出超600场,观演超117万人次,“周末戏相逢”优质文化文艺资源直达基层演出活动观演人次超18万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大戏·过大年”。此外,全省联动举办“村歌”、“村晚”、音乐演艺、街头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惠民演出活动1000多场,点亮和美新年。
值得一提的是,春节假期,福建的数字文旅项目大放异彩,丰富多彩的“文旅+科技”创新消费场景,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潮流新年体验,解锁了不一样的新年味道。福建博物院、福州三坊七巷等推出XR沉浸展、沉浸式AI展览等新科技体验;龙岩长汀千台无人机“时空之门”烟火秀、福州冶山春秋园的“数智迎春奇妙游”活动、厦门“旅行魔方”等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到数字科技的魅力;三明借势电影《笑傲江湖》,推出“跟着电影过春节”系列活动,开展电影主演打卡景区、武侠角色扮演等活动,日均吸引游客超1万人次。
文旅市场“火热增长”
入境旅游“热度攀升”
春节期间,全省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夜间消费聚集区、休闲街区、重点旅游村针对不同客群,创新推出“城市漫游”“奔县游”“乡村游”业态产品,仅监测的143家4A级及以上景区累计接待人数就超1000万人次,监测的205个省级金牌旅游村接待人数近800万人次,占全省旅游总接待量超一半。
各头部OTA平台显示,春节期间福建旅游目的地热度不断上升。其中,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作为文化体验大省,假期前5天文旅订单量增长100%。携程数据显示,我省新春旅游人次居全国第6位,旅游消费金额居第7位;厦门位居暖冬游第1位;福州上榜春节年味目的地榜单第2位,成为苏浙沪粤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泉州、漳州订单同比分别增长2倍和4倍。“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仅云闪付平台结算数据,春节期间全省包含住宿、餐饮、旅游、娱乐、电影在内的文旅消费达24.15亿元,同比增长6.5%;营业性演出724场,观演人数达到19.27万人次,营业收入1548万元。
2025年春节,福建迎来了一波入境游热潮。在“240”新政和“免签圈”持续扩容的推动下,八闽成为国际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据厦门边检总站预测,假期福建口岸出入境旅客量超19万人次,日均出入境旅客量较1月增长约18.6%。携程数据显示,假日期间福建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0%。与此同时,两岸旅游交流也呈现出加快恢复的态势。据统计,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出入境旅客量超5万人次,日均出入境旅客量较1月增长约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