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5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泉州启动濒危非遗振兴计划

以鲤城区为试点,火鼎公婆、拍胸舞、跳鼓舞、笼吹和五音吹5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将获专项扶持资金,培育一批传承队伍

火鼎公婆

跳鼓舞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吴秋瑜 文/图

3月26日,记者从泉州鲤城区文旅局获悉,泉州市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计划(鲤城区)已正式启动,将以鲤城区为试点,将火鼎公婆、拍胸舞、跳鼓舞、笼吹和五音吹等5个非遗代表性项目纳入振兴计划,为其提供专项扶持资金,力争培育一批传承队伍,振兴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梯队,构建非遗保护长效机制。

“火鼎婆”的心愿

在社区建传习所

火鼎公火鼎婆是流传在泉州一带的一种古老民间舞蹈,是迎神赛会、喜庆最为常见的舞蹈表现形式。因其表演诙谐幽默,同时蕴含着“烧去千灾,迎来百福”之意,深受群众欢迎。近年来,随着泉州文旅的火热,火鼎公婆重新焕发生机,但受限于收入不稳定、资金和场所不足等因素,这项非遗技艺仍然面临着传承困难的问题。

“振兴计划太好了!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火鼎公婆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润珠告诉记者,近年来,她的演出机会更多了,也时常走进中小学推广这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现在越来越多人慕名而来,我希望能在社区里建一个传习所,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空间,让更多喜欢火鼎公婆的人可以聚在一起”。吴润珠说,如今,有了这项计划的资金支持,让她更加有信心将火鼎公婆这项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重组专业性表演队伍

让跳鼓舞重回民众视野

跳鼓舞又称跳花鼓,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表演时,跳鼓舞动作轻快、逗趣欢乐、花样百出,保留了古代劳动人民原始、粗犷、诙谐、幽默的朴素风格,乡土气息浓厚。但是,这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却逐渐销声匿迹,面临着失传的尴尬局面。

周琼琼学习跳鼓舞近20年,她坦言,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跳鼓舞了,“其中,当然有时代变化、市场环境变化的原因,但跳鼓舞专业性、技巧性强,表演难度较大也是导致其濒临失传的原因之一”。周琼琼表示,希望能以此为契机,从民间和专业院校中挑选人员组建起专业性表演队伍,让跳鼓舞重回民众视野。

5个濒危非遗代表性项目

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经过前期调研,我们将火鼎公婆、拍胸舞、跳鼓舞、笼吹和五音吹等确定为濒危非遗代表性项目。”鲤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项目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项目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导致传承队伍减少、传承人梯队青黄不接,亟须抢救”。

“我们将以此次纳入试点为契机,全力对濒危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提供展示传播平台,帮助其培育非遗传承人,使这些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非遗代表性项目焕发新姿。”该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