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到处领取免费鸡蛋,也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了。不过,免费领鸡蛋的背后,你可能正一步步踏入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
银行卡冻结、被起诉至法院……西安这位老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个年过七旬、“啥也不懂”的老太太,能遭遇这些让她又惊又吓的事!而这一切都源于——领免费鸡蛋!
记者查询发现,全国多地群众因“免费领鸡蛋”遭遇不同形式的骗局。
被骗过程
老人常去流动摊点领鸡蛋
身份证被拿去注册认证
张彩凤(化名)今年75岁,今年1月的一天,她在菜市场买菜,扫码支付时却发现微信无法支付,银行卡被冻结了!她立即去银行询问,工作人员答复她说银行卡冻结是法院要求的,因为她被起诉了!
张彩凤傻眼了!“我一老太太,能干啥事?咋还能有官司?”一连串的问号在她脑袋里,她只好去找法院、去报警。
3月20日,张彩凤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法院的人了解了情况,说我的身份信息下有网店,网店被起诉,所以我就成了被执行人了。”张彩凤说,“法院的人建议我提起再审申请,我已经申请了。现在银行卡解冻了,但是扣了我5000多元,这个问题得解决。”
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张彩凤才弄明白这是咋回事。
“2023年、2024年,我们一起玩的老太太,经常去各个摊点免费领鸡蛋。我们还在好多个群里,群主让我们看直播,然后给我们发1分、2分红包,也经常会通知免费领鸡蛋的时间、地点,我们就按照那个地址过去。”张彩凤说,“领鸡蛋时,摊主经常需要我们的身份证,说是要先注册,我不懂,也就给了;有时候还让我们对着手机眨眨眼、摇摇头等,说要注册认证什么。我本来是为了多领取几个鸡蛋,谁知道就是这时候信息被泄露出去了,他们还利用我的信息开通了网店账号,然后干违法的事。”
发生这件事后,张彩凤把手机里的那些群全部删除了。“那些摊点都是流动的,很难再找到他们。”张彩凤说,因为这事,她也受到很大的打击,“现在每天头晕、失眠,身体不舒服”。
案件判决
老人身份信息被注册网店
出售冒名产品被起诉
张彩凤向记者提供了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出具的落款时间为2024年6月18日的判决书,从判决书看,原告为上海水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住所地在上海;被告为张彩凤。原告与被告之间是侵害商标权纠纷案,法院于2024年1月5日立案后,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审理。原告委托诉讼代理人到庭应诉,被告经法院传唤未到庭应诉。该案现已审理终结。
从判决书看,原告提出,注册号为第62122308号和第50637049号商标,现在的所有权人为伊菲丹公司,核定使用商品/服务均为第三类:化妆品、美容面膜、面霜、口红、肥皂、牙膏、香精油、动物用化妆品、去污剂、皮革膏。2023年1月13日,伊菲丹公司授权原告使用案涉商标,并就侵犯案涉商标的行为进行维权。原告发现被告未经原告许可,在以其个人名义经营的网店上销售假冒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面膜,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商标权益,极大地伤害了原告的商誉,给原告造成重大损失。
法院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上海水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济损失5000元(含合理维权开支)。此外,被告须支付一部分案件受理费92元。
判决书里提到,被诉侵权商品出售的店铺为“伊菲海外活动店”,掌柜为“tb1640483667”,为个人注册店铺。根据淘宝网披露的会员认证信息,ID为“tb1640483667”的真实姓名为本案被告张彩凤。
张彩凤自己是一头雾水。“我一个老太太,咋能知道网店怎么开!”目前,她已向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律师点评
老人可报警确定受骗事实
起诉追偿这笔赔偿
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王可凡律师分析,客观来说,老太太也是受害者,确实上当受骗了。但这个事情上,她也的确配合了。而民事案件中,法官是审理法律关系的。所以,老人可以报警,来确定冒用者的违法犯罪事实,如果办案警察明确老人信息被冒用,老人可以起诉追偿。
网店平台在把关方面是否有责任?王可凡表示,在法律上,网络平台要进行资料审查。老人当时配合对方眨眼、摇头等,对于平台来讲,就是实名认证了。如果老人当时有防骗意识,不拿出身份证,不配合认证,就可以避免后续的问题。
王可凡提醒: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将身份证借给他人,不配合做任何实名认证,不在任何空白文件中签字捺印。若发现自己身份证被他人冒用,第一时间报警,固定相关证据,依法维权。
□相关案例
记者查询发现,全国多地群众因“免费领鸡蛋”遭遇不同形式的骗局。
为领鸡蛋拉入诈骗群
“刷单”被骗76万余元
2022年8月16日,王某甲、杨某某在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衡山镇家乐多超市门口进行“地推”时,一名路过群众为了领取鸡蛋,扫码后将万某某等微信好友拉入了诈骗微信群,后万某某“刷单”时被骗76万余元。
领鸡蛋后“投资项目”
数十万元被骗
根据山东省菏泽市网警发布的消息:76岁的曹爹爹在公园打完太极准备回家时,看到一群老年朋友扎堆围住一个摆摊的年轻人,年轻人称可以免费领鸡蛋。曹爹爹登记了基本信息后领了5个鸡蛋回家。几天后,年轻人打电话邀请曹爹爹参加公司的讲座,还有小礼品免费拿。
现场座无虚席,公司总经理杨某某说:“每个人都会老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了让大家安度晚年,我们公司诚意推出养老山庄项目。”曹爹爹动心了,老两口先后投资37万元,但只拿回了9.5万元利息。曹爹爹跟着其他“投资人”赶到公司讨要说法,结果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领鸡蛋注册APP后
个人信息被出售
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间,李某、赵某经预谋,伙同张某某、温某某、经某某、吕某在天津多个辖区及外省市的超市、菜市场附近,以注册APP低价领鸡蛋为由,进行地面推广“拉新”。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非法获取的姓名、手机号、验证码、人脸识别等个人信息,实名注册认证APP账号后进行出售获利。
法院经审理查明,上述犯罪团伙获取违法所得共计145000余元。
天津市东丽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等六人非法获取并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且系共同犯罪,依法应予惩处。最终判决,被告人李某等六人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到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到五万元不等。
以免费鸡蛋为诱饵
诈骗老年人20多万元
70岁的徐阿姨家住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在朋友推荐下,她前往信阳某有限公司领取免费鸡蛋。之后该公司工作人员时常探望徐阿姨,逐渐获得其信任。工作人员声称公司主要经营小家电业务,投资即可获得等价家电及推广费,三个月后可返还本金。徐阿姨初试投资3000元,一个月后收到200元推广费,便深信不疑,继续追加投资至9000元,并介绍朋友一同投资。然而,到了第二个月,徐阿姨发现公司联系不上,赶到公司发现已人去楼空。众多投资人纷纷报案。
公司法定代表人薛某自首,交代了另外两名同伙李某和“金子”(真名周某)。三人分工明确,以投资入股小家电获取返利为诱饵,诈骗金额达20多万元。2024年4月和5月,李某和周某相继被警方抓获。经审讯,周某为实际控制人,负责主要事务;薛某担任法定代表人,进行虚假宣传;李某则协助周某进行日常管理。三人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浉河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周某、李某、薛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集资诈骗罪。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检察院指控上述被告人的罪名成立。被告人周某等三人因犯集资诈骗罪被判处一年十个月至两年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四万至十万元不等。判决后,这起案件中受骗老年人的被骗钱款也全部追回。
□法官提醒
面对免费诱惑应警惕
切勿轻信高额回报
法官提醒,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发展,个人信息泄露或被滥用的风险不断增加。手机号码及注册的各类平台账号一旦流入网络黑灰产业链条,很有可能被网络诈骗、赌博等犯罪团伙用于诈骗、非法引流等活动。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子女和社区工作人员要帮助其增强防骗意识。
面对免费诱惑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高额回报。投资理财时,应选择正规渠道,了解清楚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情况。老年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上当受骗,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综合华商报、《今日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