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5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如我在诉 “峰”和日丽!

芗城法院金峰法庭打造漳州市“枫桥经验”的“金峰样板”

N海都记者

曾炳光

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金峰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不是一般法庭,它在全省率先适用“一法庭,多团队”的“5+1”调立审执一体化机制。

辖区有4个镇街,4个农林场和1个经济开发区,覆盖人口近30万人,2024年以来,金峰法庭共办结各类案件3626件,同比下降3%;诉前联动化解各类纠纷2865起,同比增长7.59%;调解率提升至34.09%,促成26.5%的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

金峰法庭是如何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以一个小法庭撬动这份漂亮的数据,摸索出自己的枫桥经验,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助力漳州“田园都市、文化名城”建设?

也许,答案在庭长肖基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我在诉,则“峰”和日丽!

防止一案结多案生

刘某在漳州某果蔬合作社从事蔬菜打包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在工作过程中,刘某因不慎受伤,后申请劳动仲裁获支持,合作社不服提起诉讼,刘某则请求驳回。

劳动者请求确认劳动关系只是诉讼的第一步,后续所涉及的工伤认定及赔偿等必将产生多起诉讼,这不仅增加双方当事人讼累,而且耗费司法资源。经办法官秉持“如我在诉”理念,能动履职,跳出机械办案、就案办案的思维,并充分发挥“薪企航”联动解纷机制作用,联合相关仲裁员、调解员,促成劳动者与企业和解,从而实质化解了劳动争议纠纷,这不仅减轻了双方当事人的讼累,还大大节约了司法资源,避免“一案结多案生”。

芗城法院是一个“风流辈出”的法院,这里有“时代楷模”、“最美基层法官”黄志丽、“全国模范法官”黄东标、“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卞国平,这些模范的带头示范塑就了金峰法庭的基因,在这里没有“小案”,都是民生大事,法官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起事关民生的“小案”,是他们肩负的“如我在诉”的意识站位。坚持“如我在诉”理念,金峰法庭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甚至养老院。在办理漳州某养护院与黄某等人养护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时,考虑到黄某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法官决定采用巡回审判的方式,将庭审现场搬到养护院。

如我在诉,还得“抓前端、治未病”,从源头解决矛盾,这就要求小法庭:再干一些,再快一秒。

金峰法庭推行了从定分到止争的“1+N”多元解纷体系。建立“1+N”法官包片联系制度,深化“法庭+派出所+司法所”联动解纷机制,充实解纷人才库,组建“法+警+司+代表委员+村居干部+村居贤达”的凌波无讼团队,定期召开辖区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商会,做深“联户—村居—法庭”矛盾分层过滤机制。法庭还跟踪分析辖区矛盾纠纷多发类型和同比数量变化,与司法局、民政局、人社局、妇联、仲裁委等单位联合出台调解考评办法,运用“旁听庭审+视频教学+类案示范”形式,定期为在库的262名人民调解员开展专题培训,培育出88名“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助力珠里社区、寮里社区(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慎用司法强制手段

2023年1月,因漳州某置业公司未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支付购销款义务,深圳某智能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被申请人漳州某置业公司支付购销款1114593.15元。

案件执行中,金峰法庭执行组又陆续收到漳州某置业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共计14件,申请执行标的额合计达1000余万元。法官翻阅卷宗了解到置业公司因受疫情及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公司经营较为困难,资金紧张,导致无法及时偿还欠款。不过名下资产较多,不存在资不抵债,只是一时无法筹集资金还款。经过执行法官的耐心沟通、释法析理,各方当事人均表示愿意就具体执行方案进行充分协商,用执行和解的方式结案。

金峰法庭这种如我在诉的角色互换,也温暖着外地、外省的民营企业。

2023年3月,吉林省某生产公司向漳州某科技公司购买全自动计量包装生产线,总价款为290万元,生产线交付后,吉林公司180余万元未及时付清,漳州公司诉至金峰法庭,要求支付货款及违约金,并申请了财产保全。在作出保全后,经办法官考虑到双方均为民营企业,保全措施易引发企业经营危机,导致双方矛盾扩大,多次联系双方当事人,详细了解案件情况及欠款原因。吉林公司表示经营遇到困难,资金紧张,一次性还款确有困难。最终双方在经办法官耐心劝解下,进行线上调解,吉林公司偿还尚欠货款,漳州公司放弃违约金。

这些案例是金峰法庭深入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注重司法服务企业发展、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的一个缩影。金峰法庭与金峰开发区管委会联合构建“园区枫桥”机制,设立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室及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做深做实涉企案件“五快、三慎重”,慎用保全措施、快速化解纠纷,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近年来,金峰法庭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及业务优势,充分运用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室等平台,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针对因新冠疫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短时间内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而被执行的企业,探索积极有效的执行方法,推行失信惩戒履行宽限期,对经营困难的被执行企业采取“活封”“活扣”,灵活运用预制裁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生产经营的影响。助力保障企业顺利渡过难关、增强应对市场风险能力。

海都记者了解到,金峰法庭立足辖区重点项目建设、主导产业发展等司法需求,提供全链条、全覆盖、全方位司法服务,建立了1个法官工作室、8个司法服务联系点和17个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室,选派法官挂钩企业,常态化提供“法治问诊”服务。助力金峰开发区连续四年在全市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竞赛活动获得第一名。

讲老百姓听得懂的理

调解工作,人才很关键,不过,还得深入挖掘文化依据,让调解更有“泥土气息”,讲老百姓听得懂的理。

“现在生活好了,你在芗城市区买了房子,这是好事,可是如果不交物业费,传出去在村里的名声就不好了,好事变坏事,这值得吗?咱们从小受语堂文化熏陶,要学习语堂先生的包容豁达精神。”说话的是芗城区珠里社区主任林保成,他是“语堂文化调解室”的人民调解员,正在调解一起涉及本地居民的物业纠纷案件。

矛盾每天都在发生,说开了,矛盾就解决了!

2024年5月,金峰法庭在语堂文化纪念馆所在地珠里社区设立了语堂文化调解室,借助本地调解员乡音俚语的天然优势,立足林语堂先生“庄亦谐、有不为、接地气、和乐贵”的精神标识,打造出“八心八步”语堂文化调解工作法,助力化解辖区内纠纷。

“因珠里社区邻近金峰法庭,针对标的额较小法律关系清楚的物业纠纷案件,法庭受理后便将部分案件委托‘语堂文化调解室’的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金峰法庭庭长肖基靖介绍。

金峰法庭继承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汲取闽南地域文化精髓,摸索形成独具金峰特色的解纷模式,推动从个案审理走向类案指引,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平安一城。除了“八心八步”语堂文化调解工作,法庭还从开漳圣王陈元光“七戒治军、文教法治、礼义诲民、山海一家”的事迹中提炼出“张四维、敦风俗、罢干戈、归和睦”的元光文化调解法。协调解决“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等纠纷287起,德法相融指导浦南双溪村、松洲村等12个村居制定村规民约。巧借石亭寮里社区的红色家底,建立“红色网格+厝边”解纷模式,酝酿出“登红台、走红廊、润红心、促和谐”红色文化调解法,将红色故事、红色思维、红色精神融入矛盾纠纷调解全过程,联动化解石亭街道征迁纠纷、相邻纠纷等矛盾378件。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