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春眠不觉晓?专家支招春困“解乏”

N海都记者 何丹莹 林宝珍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仨月。”春天,本是万物复苏季节,却让许多人感到昏昏欲睡、哈欠连天,“春困”成了这个季节的“专属烦恼”。为什么在春天容易疲倦?被“春困”缠身又该如何解乏?通过食补的方法能有效缓解吗?

“打工人”喝咖啡、冷水提神

“最近总感觉眼皮沉沉的,工作效率大不如前。”福州市民小敏向记者抱怨道,她表示,虽然不算特别困,但整个人看起来就是没什么精神。为了提神,咖啡成了她最近的“救命稻草”,而同事们也各出奇招,有的喝冷水刺激,有的则频繁在工位上走动,试图驱散困意。

无独有偶,从事IT行业的张先生也深受春困困扰。“每天对着电脑,一到下午就困得不行,代码都写不顺了。”张先生说,他尝试过午休、喝茶等方法,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中医内科的余运影副主任医师向记者介绍道:“春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据余运影医生介绍,生理性春困主要是因为气温回暖、空气湿度大等,人体经络湿气重,容易产生困倦感、睡懒觉,症状较轻的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非常疲倦,还伴有失眠、嗜睡、颈腰腿痛加剧、沉困明显或是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基础症状加重等,那就可能是病理性的,需要及时治疗。

中医版“防困三件套”

如何有效调节“春困”症状呢?余运影医生表示,首先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建议每晚9点半到10点入睡。其次可以通过适度运动,像跑步、打球等能促进适当排汗,排出体内水湿的方式自我调节,还要合理饮食。特别是饮水量要适中,喝水越多越好其实是一个错误观念。“以台风来袭导致城市被淹造成灾害为例,当人体摄入过量水分,而脏腑功能尤其是脾肾之气的功能不佳时,脾肾无法正常运化、处理这些水分,多余的水分就会转化为痰饮,堵塞在人体的经络和脏腑之间,阻碍气血运行,从而加重身体的困倦感。”

此外,对于病理性春困,余运影医生表示,可以采用中医的针灸推拿及中药治疗。比如黄帝内针针法、脏腑八卦能量针法、脐针,通过在腹部或肚脐旁扎针,达到祛湿理气、健脾的效果,改善因脾气虚、水湿停滞、气血运行不畅等导致的春困症状。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