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把“侨牌”打造成“王牌”

第二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暨泉州市内外贸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泉召开,79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侨商泉商客商欢聚泉州、共襄盛会。会上,重磅发布了泉州贸易投资系列政策。大会共汇集10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444.46亿元,其中54个项目现场签约(详见本报4月3日、4日报道)。系列政策的发布,既是泉州发出的“承诺书”,更是“邀请函”。泉州正努力把“侨牌”打造成“王牌”,实现“侨”与“乡”的双向奔赴。

泉州“十户人家九户侨”,超千万华侨华人遍布全球,他们既是家乡发展的“参与者”,更是“联络员”。泉州创新实施“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去年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华侨华人是泉州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财富。此次签约项目中,既有石化、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深耕,也不乏生物医药、AI制造、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突破,展现出泉州产业“新旧交融”的活力,将为泉州产业发展注入硬核新质驱动力。

泉州的发展密码藏在基因里,“爱拼敢赢”的创业精神,催生出独特的发展之路。政策工具箱以“创品牌、汇侨力、搭平台”为核心,构建起一套“引侨回乡”与“助企出海”的双向机制,令人眼前一亮。从跨境电商营销券到海外仓建设奖励,从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到外卡支付便利化……这种“政策找人”的智慧,比简单撒钱补贴更显功力。泉州深谙“侨力+制造”的化学反应,凭借“华侨牌+产业牌+政策牌”组合拳,构建起全链条生态。从“卖产品”到“塑品牌”,泉州正以“国潮”为媒,让“智造”与“文化”双轮驱动。

“赚大钱,起大厝”,每个华侨都有一个落叶归根的梦。侨胞们情系桑梓,心系家乡,兴办学校、医院、铺路造桥等,用双手让泉州不断发展。正如日本侨领王秀德所言,华侨的桥梁作用不仅是资源对接,更是“让世界读懂泉州”。

从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到今日的“双循环战略支点”,泉州始终以开放立市,正在将乡愁转化为连接世界的商业密码。这里不仅是侨商投资的热土,更是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跳板。

(白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