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今日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解码八闽消费“闹热” 探寻内需提振之道

华灯初上,福州三坊七巷与烟台山街区人潮涌动;凌晨三点,泉州西街的石板路上仍氤氲着牛肉羹的香气;子夜时分,厦门沙坡尾的创意市集依旧人声鼎沸。这些满满烟火气的场景,恰似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徐徐展开八闽内需提振的生动画卷。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更是民生改善的“晴雨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列为重点任务;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30条举措,释放出“精准滴灌”消费市场的强烈信号。

我省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出台《关于进一步促消费扩内需若干措施》,以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力。今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这一目标的设定,不仅彰显福建推动消费市场持续繁荣的坚定决心,更展现出福建在消费创新实践中的十足底气。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福建既有民营经济活跃的基因,又有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新动能的加持,在消费领域展开了全方位的创新:平价惠民的暖心补贴,让百姓“钱袋子”更有温度;引领潮流的首店经济,成为消费新地标;线下商圈的智慧蝶变,打造便捷消费新场景;文旅消费的深度体验创新,挖掘消费新活力。一系列的探索和创新让传统消费重焕生机,新型消费场景如繁花涌现,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

从“晋江经验”到“数字福建”,从民营经济重镇到生态文明先行区,福建的每一次创新都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如今,八闽大地上的消费“闹热”,不仅是消费数据的跃升,更是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能转换的缩影。

激活消费引擎,既要在供给端“出新”,以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多元需求,更要在政策端“用心”,以制度保障增强消费信心,还要在场景端“破圈”,以创新模式引领消费潮流。推动消费繁荣,既要守护好地域特色的“根”,更要拥抱数字时代的“变”,还要有各显神通的“招”。

即日起,本报推出“在福建,很闹热”系列报道,记者将深入探访福建各地的消费新地标、企业新实践、政策新亮点。期待通过对这组“闽式闹热消费”的报道,不仅展现福建消费市场的生机与活力,更能为全国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福建经验”,让八闽大地的“消费热力”,成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生动注脚。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