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小感冒”拖成“大白肺” 壮小伙险丢命

医生提醒:青壮年也别小瞧流感,症状加重赶紧就医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32岁的严先生(化名)怎么也没想到,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竟让他差点丢了性命。体重140公斤的他仗着年轻体壮,硬扛一周高热后,突然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被紧急送往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时,CT显示双肺几乎全白,确诊为凶险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命悬一线。

忽视流感拖成“白肺”

小伙多脏器衰竭

严先生回忆,发病初期就发烧,很快就升到40℃,咳黄脓血丝痰。他自认年轻体壮,免疫力强,“挨一挨就好了”,没引起足够重视。谁知,一周后病情加重,喘不上气。被家人送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急诊时,他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血氧一度低至40%,CT影像显示,双肺已成“白肺”之象,血气分析数值让人触目惊心。最终,严先生被诊断为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急性呼吸窘迫伴多个器官功能衰竭,严先生生命垂危。急诊科医生为他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抗休克处理后,将他转入重症医学科抢救。

280斤体重成“大麻烦”

在重症医学科,严先生140公斤的体重,给抢救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难题。

建立生命通路困难重重。严先生脖子又粗又短,常规的颈部置管方法根本行不通;他胸部厚实,肌肉和脂肪层太厚,锁骨下静脉置管也异常艰难,穿刺针角度稍有偏差就无法成功。医生们经过多次尝试,才终于成功为其建立起生命通路。

严先生体格强壮,在病痛的折磨下挣扎得厉害,需要用超大剂量的镇静和镇痛药物,才能让他安静配合治疗。最后,在三种超大剂量的镇静镇痛剂联合使用下,他才“失去”挣扎能力,“乖乖”配合治疗。

因为体重太大,传统的俯卧位通气流程也没法用在严先生身上。医疗团队只好采用轮替高侧位通气,这才改善了他的呼吸状况。

中西医结合精准施治,8天后成功拔管

严先生病情复杂,肺部功能差,还存在感染风险;凝血指标紊乱,有出血和血栓风险;心肌也受损,心脏随时可能出问题;心肾功能不全和肺水肿同时出现。

关键时刻,中西医结合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省二医院重症医学团队,针对严先生的肺部感染风险,积极寻找致病菌并精准使用抗生素;密切监测凝血指标,强化抗凝治疗以防范出血和血栓;关注心肌损伤,警惕心脏骤停,必要时准备VA-ECMO循环支持;加强对心肾功能不全和肺水肿的容量评估与管理。

中医则依据严先生的症状体征,判断其为痰热郁肺、气血瘀滞、腑实内结,开具相应方剂,通过中药的调理作用,清热化痰、活血化瘀、通腑泄浊。

中西医协同作用,逐步改善严先生的身体状况。历经8天全力救治,严先生自主呼吸恢复正常,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最终康复出院。

医生提醒:青壮年也要重视流感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赖国祥教授特别提醒,流感发展成重症绝不是老年人的专属情况,身强体壮的中青年人同样有风险。这类人群免疫力相对较强,感染流感病毒后,身体产生的炎症反应可能更为剧烈,肺部炎症进展速度也更快。所以,青壮年在感染流感病毒后,一旦出现反复高热、全身极度疲乏、肌肉酸痛,或者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心跳明显加速等症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这很可能是“炎症风暴”的表现,务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