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首发经济发展,我省专门安排2000万元,用于支持打造国内外品牌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的集聚高地以及原创品牌孵化地(详见本报8日A02版报道)。首发经济的“鲇鱼效应”正在各地显现,人从众、爆单、火出圈……这些真实的商业场景正拼凑出福建提振消费的鲜活图景。
安踏国潮首店在晋江五店市掀起排队热潮;以陈嘉庚先生为蓝本的舞剧《海的一半》在泉开启首轮全球巡演引关注;泉州地区首家山姆会员店晋江店各区域都挤满了人……各种形式的首发经济正在泉州不断涌现。据赢商网数据显示,2024年福建引入首店超600家,67家在泉落地。首店作为“新”的代表,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不少品牌首店开业当日便实现客流量与销售额的“双丰收”。这种“双向奔赴”打破了传统消费格局,让城市商业空间从单纯的交易场所进化为生活方式策源地,其形成的磁场效应,极大地提升了大众的消费热情。
2000万元专项资金如同杠杆,撬动起品牌引进与本土培育的双重支点。这种“引凤筑巢”与“育凤出巢”的辩证法则,暗合双循环发展逻辑。但引进首店并非简单复制消费场景,而是一场关于创新、信任与未来信心的集体叙事。就像超级安踏首店将运动科技与闽南古厝融合,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催生出独特消费体验,这正是政策期待的溢出效应。
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年初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再到泉州刚刚发布的投资贸易政策,都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首发经济已然超越商业概念,正演变为城市更新的“催化剂”。今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首发经济所需的场景,不仅让城市的物理空间蜕变,实现商业基因重组升级,新技术新产品还得以快速落地生根,源源不断地为经济高质量增长注入新活力。
如果说“首个”是“从0到1”,提振消费就是“从1到N”。首发经济的蓬勃生长,印证着政策暖流与市场热力的同频共振。当更多“首”字号破土而出,消费这池活水必将激荡出更澎湃的经济动能。
(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