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国网惠安县供电公司:

护航全省首台智能种植床 电亮盐碱地“科技春耕”

安全用电检查

春耕正当时,科技赋新能。4月14日,在惠安县走马埭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坤德农场的智能控制立体循环种植床上,一盘盘秧苗仿佛“坐电梯”般缓缓上下移动,沐浴在均匀的水雾和光照“SPA”中。国网福建电力“双满意”(惠安海丝之光)共产党员服务队走进农场进行安全用电检查,确保这一“科技粮仓”核心设备稳定运行。

据了解,惠安县坤德农场引进的智能控制立体循环种植床是由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全省首台智能控制立体循环种植床,该智能种植床采用循环运动的方式,让秧苗盘在轴轮带动下匀速上下移动,并通过智能系统实时调控种植床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使每一盘秧苗都能均衡吸收光照与养分,为秧苗的生长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提高秧苗成苗率,实现一个多月时间培育出500余亩耐盐碱水稻秧苗目标。

“经过三年实践,我们的耐盐碱水稻已突破盐浓度0.3%的种植瓶颈,智能控制立体循环种植床的引进加快了秧苗的培育进度,且在完成水稻育秧后,这套设备还可以应用于叶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的培育,育出的苗更加健康、茁壮,能更好地适应恶劣环境种植。”惠安县坤德农场负责人何志阳介绍,目前惠安县已实现盐碱地“两稻一菜”轮作,“让800亩荒地变良田,智能设备与电力保障缺一不可”。

“有计划新增设备可以随时跟我们联系,我们来帮你们做好负荷管理。”为保障秧苗育秧期的用电需求,国网惠安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第一时间上门开展用电服务,指导农场正确使用和维护用电设备,为农场安心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供电服务保障。

下一步,国网惠安县供电公司将紧盯地方农村电网建设和特色农业生产,针对当前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状,以“人巡+机巡”方式加强对涉农的供电线路、设施巡视检查,同时依托“村网共建”平台,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户普及安全用电知识,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用电稳定可靠,持续为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兰伟强)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