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刷视频找工作靠谱吗?

直播带岗成为各地春招的“标配”,专家表示,这条新赛道的发展生态亟待完善,提高专业化水平是关键一步

在手机上跟着主播看岗位投简历,已经是很多人找工作的便捷途径。当前广泛开展的春招中,直播带岗成为各地招聘会的“标配”。那么,刷视频、看直播找工作靠谱吗?能否更好促进企业和求职者匹配?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现象

可视化、强互动,“沉浸式”找工作受青睐

“加班多不多,包住宿吗?”“属于正式工吗?”……每周五晚8点起,搭建成企业车间或者工作场所实景的快手“职小二”直播间里,主播亚亚细致介绍企业招聘情况,同时快速回答评论区里弹出的各种问题。短短一小时,后台就收到数百名求职者发来的报名意向。

近两年来,不少互联网平台将招工“搬”进直播间、将企业实地探访“剪”成短视频。这种可视化、强互动的招聘方式快速普及,为劳动者就业、企业招聘打开一扇新窗。

亚亚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在一家快递公司从事宣传性短视频制作发布,发现视频页面不时有网友留言询问怎样到公司就业。“当时我就觉得这应该是一个介绍工作的好途径,于是就换到现在的公司专门从事直播带岗。”

快手快聘内容营销负责人赵天一介绍,今年1月15日至2月12日新春招工活动期间,超1000万用户通过快手视频直播求职,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84%,双方达成意向的数量同比增长572%。仅滴滴专场,就吸引超13万人次投递简历。

直播带岗不仅为企业招聘开辟了新渠道,也成为各地政府促就业的新措施。

不久前,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2025年春风行动线下专场招聘会,工作人员则在线上同步带求职者“沉浸式”找工作,实时分享现场比亚迪、蓝思科技、中联重科、蓝桥电子科技等企业招聘岗位信息,不到2小时吸引了超10万人次观看。

“直播带岗一方面能扩大招聘的覆盖范围,多渠道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另一方面也能让我们根据用户反馈,更精准地了解劳动者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作人员表示。

调查

“看得见、问得清、办得快”是优势

直播带岗为何广受青睐?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是当前就业形势下,不少劳动者有求职需求,直播带岗降低了求职门槛,在手机上一点即可,甚至简历都不需要准备。

另一方面,与传统的网络招聘机构相比,直播带岗即时性、互动性更强。如果充分发挥其优势,能够提升求职者的信任度,让劳动者和企业更直接、更高效对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直播带岗不是简单通过主播把招聘信息‘念’出来,而是要‘看得见、问得清、办得快’,让劳动者最关心的薪资福利、工作环境、劳动时间等问题及时得到解答。”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工作环境还是不错的,招聘岗位对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不高,入职有老员工带着,很容易上手。”近期,在广西来宾市双飞汽车线束系统有限公司,一名主播走进车间,带着屏幕那头的求职者“看”流水线,并就各种问题频频互动。

“劳动者能直观感受到未来的工作状况,求职会比较放心,就业意愿也会增强。”来宾市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黄美连说,了解到这家企业因生产需要急需用工,人社部门决定采用入企探岗方式直播招聘,很快帮企业招到113名员工。

2024年,广西首个直播带岗基地在来宾市挂牌成立。截至目前,已帮助50余家企业招聘约2500名员工。

专家

发展生态待完善 提高专业水平是关键

直播带岗模式日益普及的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具备专业素养的团队和人员还不多,统一完善的行业标准暂未建立,直播带岗整体质量还不高。专家表示,直播带岗的发展生态亟待完善,提高专业化水平是关键一步。

“直播招聘师不仅要具备直播经验,更需兼顾专业性和贴近性。”职小二(山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闫伟表示,作为中介桥梁,直播招聘师需完成企业和个人两端的资质审核和匹配,要收集梳理真实准确的用工信息,让求职者通过一块小屏幕就能“货比三家”,找到心仪工作。

当前通过线上直播带岗的,既有政府工作人员,也有用工企业和人力资源机构,其中相当一部分带岗主播没有接受过专门技能培训,对岗位情况和求职者需求缺乏足够了解,带岗效果有待提升。

多位业内人士建议加快培养职业化人才,让主播不仅做岗位信息的传递者,还应发挥就业指导等作用,增强直播的专业度、可信度,同时完善后端服务体系,提高企业招聘和劳动者就业的成功率。

“从目前的情况看,线上收集求职意愿相对较快。能否成功入职,重点取决于联系、筛选、面试等后续服务质量。”闫伟说。

推动直播带岗创新发展,还需各方力量积极参与。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此前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各地支持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场所内建立直播带岗基地、直播带岗间,鼓励联合高校、产业园区、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媒体等各类社会资源打造直播间。

专家表示,各方应共同努力,推动直播带岗更好发挥创新效应,为就业市场注入新活力。

提醒

小心短视频博主的诈骗老套路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一段时间以来,短视频平台上的一些博主成了毕业生求职路上的新“雷区”。不少短视频博主发布内容,给知名央企、国企打上“取消笔试”“简历通过就能进”“有编制的正式员工”“只要应届生”等标签,并将自己包装成行业权威。

专家表示,大家都知道,无论机关事业单位的招考,还是国企的招聘,都有着严格的流程,相关信息也都在固定渠道公开发布。因此,报道中这些所谓的招聘信息,基本上都是“一眼假”的诈骗老套路。对这种可能涉嫌虚假宣传、诈骗的信息,个体显然不能轻信。

面对这种骗局,除了个体不能有侥幸心理、要提高分辨能力外,平台无疑要履行好主体责任。《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对发布违法广告的,应当依法予以处理。

因此,针对“央国企”招聘骗局,平台不妨进一步严格类似信息的准入,从源头上做好审核工作。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处置时,也要将涉嫌违法的线索同步给公安部门,以便依法依规调查处理。

总之,短视频博主售卖“央国企”工作,玩的仍是诈骗老套路,绝不能轻信。对那些号称可以“走后门”的招聘,应聘者个人要警惕,该投诉的要及时投诉;平台也要严格准入审核、加强日常巡查。唯有各方共同发力,方能真正为毕业生求职就业做好服务。

观点

直播带岗新赛道呼唤新规则

从张贴在厂区门口的招工启事,到人才市场摩肩接踵的现场招聘,再到如今手机屏幕里的实时互动,就业服务的形态正在经历深刻变革。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技术手段的更新迭代上,更折射出就业市场供需双方对效率与体验的双重追求。

直播带岗作为一种新兴的招聘方式,为劳动者就业和企业招聘带来了新的机遇,却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直播带岗不能止步于“带”。如果只重视直播的热闹,忽视后续服务的跟进,就会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困境。

提升直播带岗质量的关键,在于构建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体系。首先,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直播带岗团队和人员的专业素养。相关部门和机构可以开展专业的培训课程,培养一批既懂招聘业务又熟悉直播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企业也应该重视直播带岗团队的建设。

其次,要尽快建立统一完善的行业标准,规范直播带岗的行为。行业组织可以发挥牵头作用,制定直播带岗的服务规范、内容要求和监管机制等。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直播带岗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招聘等违法行为,维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

当我们为“屏对屏”的便捷喝彩时,更要关注“心连心”的温度。理想的模式应该是构建“线上展示+线下服务”的闭环,让技术赋能与传统服务的优势相得益彰。只有这样,这条直播带岗新赛道才能真正成为就业服务的“高速公路”。

(新华社、新京报、福建日报)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