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北京晚报 消费日报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许多子女打算为上了岁数的父母购买锻炼大脑以及身体机能的老年玩具。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老年玩具在玩具店里很难买到,在老年用品店也不常见,虽然网购平台上不少玩具打着“老年”标签,但实际却是普通的积木、拼图,并没有经过“适老化改造”,老人的实际使用效果也不理想。
探访
儿童玩具同款 换个标签卖老人?
为了分散母亲注意力,避免每天刷小视频,北京的李女士打算选购一些老年玩具。
智能五子棋、彩色孔明锁、迷你保龄球、磁力碰碰棋、九连环解扣……电商平台上,打着“老年玩具”标签的产品可谓五花八门。结合母亲的兴趣爱好,李女士从中挑选了几款。可是玩具到手后,母亲却很不满意,质问:“你买的这些玩具不是给小孩玩的吗?”
老人不买账,让李女士精心挑选的“老年玩具”成了摆设。
其实,在网上搜索,能发现很多诸如《老年玩具市场悄然兴起》《老年人玩具推荐》《老年人在家玩什么》《千万别给爸妈买这些玩具,真的会没时间给你做饭吃》之类的文章或视频。
可是,与短视频平台、电商平台的宣传相比,评论区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好评寥寥无几,让买家“避雷”的评论却有不少。一位买家坦言:“老人不爱玩,已经送人了。”
为何老年玩具老人不爱玩?有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抱怨,现在网上能买到的老年玩具大多跟儿童玩具没什么区别,甚至很多就是同款,只是换了个网购搜索“标签”,就从儿童玩具“变身”老年玩具。这些老年玩具并没有根据老人的特点进行设计,以至于老人玩起来,要么就是嫌太小、不好操作,要么就是觉得规则复杂、根本记不住,还有的运动幅度太大,对于老人存在一定危险性。
张女士近日看到一则短视频,一位网红博主为80岁的外婆购买了一个能够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神器”。张女士愕然发现,这个所谓的“神器”就是一个乒乓球训练器,而且她家里就有一个。“这是我家孩子参加学校活动获得的儿童节奖品。”她说。
记者注意到,在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都为商品贴上“老年玩具”的标签。但是,这些“老年玩具”与普通的儿童玩具并无二致。
记者了解到,在国际市场,老年玩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有着明确的人群定位和针对性。例如,国外有多种专门针对认知症患者设计的老年玩具,有的玩具能够缓解老人的激动和焦虑情绪,有的玩具能够减轻老人的孤独感。在一款专门为认知症患者设计的围裙上,安装有拉链、绳索、圆环等多种配件。个中原因,就是患有认知症的老人如果双手无处安放,往往会变得焦虑或紧张。而穿上这款围裙,可以让他们的双手“忙碌”起来,从而缓解烦躁和焦虑情绪。
追问 合格的老年玩具应该什么样?
其实,在北京已经出现专门的老年玩具店。在秀水街,有一家名为“老有所玩”的老年玩具店。
“店里有1000多种老年玩具,你去别处见不到。”店主宋德龙研究老年玩具十多年,2020年在通州开了北京第一家老年玩具店。店里有棋牌、指尖陀螺,还有传统的九连环、鲁班锁,看上去似乎和普通玩具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对这些玩具都进行了适老化改造。”他说,老人眼神不好,手脚也不灵便,所以许多老年玩具都要做成“大号”版。
比如鲁班锁,市面上见到的都比较小,而店里的鲁班锁每一根木条都有十几厘米长,体积是市场同类产品的好几倍,拿在手里却很轻。考虑到老人拿不了重物,特地采用了轻便的桐木来制作。
再比如“聪明的大脑”,形似传统玩具“九连环”,也被做成了衣架大小,老人用着更方便。还有一款名为“鸡妈妈抓小鸡”的棋类游戏,其灵感来自“牛角棋”,经过适老化改造后只有三枚棋子,玩法简单,几分钟就能学会。
除了这种益智类玩具,宋德龙还开发了一些能够锻炼老人手指活动能力和身体协调性的玩具。虽然玩具五花八门,但总的原则就是简单、好上手,这样才能吸引老年人玩。如果难度太大,老人玩不明白,玩具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很快就会被扔到一边。
许多老年人喜欢打麻将、打扑克、下象棋,为什么还要专门研发老年玩具?宋德龙认为,一款好的老年玩具,不但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延缓衰老,还能把老人从保健品和网瘾中“解放”出来,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
延伸 养老机构这样教老人玩玩具
能够锻炼老年人大脑、身体机能的老年玩具,在北京的一些养老机构里也得到应用。比如,在认知症老人的照护中,工作人员利用玩具组织各种互动体验活动,从而锻炼老人的手脑协调能力,延缓老人的认知退化速度。
在通州半壁店恭和苑的认知症照护专区,养老护理员拿出一根黄色的圆柱形积木,向一位老人问道:“我需要一个同样形状的红色积木,您能帮我从这一堆积木里面找出来吗?”另一边,一位护理员将混杂着绿豆、红豆等不同豆类的透明小盒放在一位老人面前,俯身轻声说:“奶奶,我们中午做饭要煮豆子,您能帮我分一分吗?”
出现在这场“游戏总动员”中的,不光有积木、串珠等玩具,一把豆子、一根鞋带也可以让老人玩得相当投入。“我们不把这叫作玩具,而是当作沉浸式生活体验工具。”乐成养老恭和忆家认知症产品经理郭山凤解释,老人通过这些“工具”,可以锻炼身体机能和认知能力。
比如“拧螺丝”,可以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趣味串珠,可以锻炼手脑协调能力;管道拼接,能让老人发挥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在这个专区,工作人员设计了6种不同的工具箱,并定期根据老人的认知水平重新挑选和更换。
其实,这些“工具”中许多就是儿童玩具,只是使用的方法、目的并不相同。比如,工作人员会让老人从一堆积木中找到相同颜色、相同形状的;请老人“帮忙”给鞋子穿鞋带,并区分左右脚。根据不同老人的职业、喜好和过往经历,“玩”的项目也不一样。
郭山凤介绍,所有“工具”都经过了严格筛选:大小适中,方便老人拿取;色彩鲜明,刺激老人视觉;材质安全,防止老人误食……简而言之,“工具箱”中虽然有玩具,但玩具并不能直接拿来就用。
郭山凤说,无论是玩具还是豆子、鞋带,这些“工具”对于改善、延缓老人认知能力衰退都有一定作用。许多老人刚来的时候沉默寡言、唉声叹气,一段时间后,精神状态都变得不错,眼睛里也有光了。她认为,老年玩具对于老人而言很有必要,但一定要“玩对”。
□相关新闻
商家“嗅”到“适老玩具”赛道新商机
扎根义乌做了10年儿童玩具生意的关卫江,这一年来频频感受到网店爆单。不同的是,今年他所经营的天猫玩具店里销量暴涨,不仅有“老本行”儿童玩具,还有不少是老年消费者更钟爱的健体玩具与益智玩具,店铺用户画像里,50岁以上的消费者升至三成。
“今年我们店里卖得最好的是手腕球和旋转滚珠魔方豆。”关卫江介绍道,“这两款玩具一个是健体型,一个是益智型,运动强度都不大,但是趣味性很足,很适合大龄消费者日常锻炼和消遣时间。”
过去一年来,淘宝上适老玩具搜索量同比增长121%,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70%,其中,55岁以上的消费者占比逐渐增高,且成交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越来越多玩具产业带商家也嗅到了适老玩具的商机。今年以来,平台上涌现出了更多生产自义乌、汕头的老年玩具商家,有些是新商新店,大部分则是上架了全新商品的以往主营儿童玩具的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