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沈舜枝) 日前,《泉州市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台,提出到2027年底,泉州全市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
据了解,该方案聚焦12条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涵盖粮油、茶叶、水产品、畜禽肉及其制品、禽蛋及其制品、水果、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食用林产品(含中药材)、篾香、林竹产品等品类,将通过全产业链培育,全方位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在良种繁育环节,方案将聚焦优质水稻、薯类、油料作物等开展育种攻关,着力打造区域良种繁育基地,从源头保障农产品品质与产量的提升。在创建标准化生产基地方面,方案设定目标力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0%以上。方案着力完善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体系,推动农产品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
此外,方案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将全力提升“泉乡好货”等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支持农业品牌与艺术创意深度融合,开展包装设计与跨界融合创新,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以品牌赋能产业发展,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中的附加值与溢价能力。
方案提到,将通过建设茶庄园、特色农业主题展示馆等项目,推动农业旅游、科普研学、体验式旅游一体化发展,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有机结合,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农业附加值。
推动渔业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打造高品质渔港集群,提升远洋渔业和深远海养殖规模,促进渔业产业从捕捞、养殖到加工、销售、服务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助力渔业经济腾飞。
未来三年,泉州市将通过全产业链培育,加速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单一产业到融合发展,助力全市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