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陈秋红 郑嘉锟 颜森
妙塑世间百态,尽显万古风情。在福建东南沿海的惠安县崇武镇,清晨的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掠过青石街巷。街边的石雕工坊里,老师傅用錾刀凿出的火星,正与手机屏幕里刷屏的海报光影交织。作为全球唯一的“世界石雕之都”,惠安人用“石头绣花”绝技征服世界后,又以创意海报为新战场,让石雕文化从工地围挡走向世界舞台。
主题策划 深耕品牌
世界石雕惠安造。
惠安,素有“海滨邹鲁”“雕艺之乡”“建筑之乡”的美誉。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惠安“世界石雕之都”的称号——这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世界石雕之都”。
惠安石雕作品闪耀五洲四海,但根在惠安,始终流淌着故乡惠安的文化基因。如何让更多人看见惠安石雕、了解惠安技艺?今年来,惠安县委宣传部以惠安在外石雕作品为切口,策划推出了“故乡惠安”系列主题宣传海报,成为向外界展示惠安故乡技艺的一扇窗口。
“全媒体时代大背景下,海报因信息便于理解、极富视觉冲击力等优势,成为我们推动讲好惠安故事、传播惠安声音的有力工具。”惠安县委宣传部海报制作负责人介绍,“我们在成功策划‘看见惠安’海报项目的基础上,聚焦惠安的在外优秀石雕作品,推出‘故乡惠安’这一新系列主题宣传海报。一方面,希望能将海报作为对外展示的窗口,吸引更多人通过各种石雕的大师之作了解惠安,唤起家乡情结;另一方面,也更直观立体地让我们的父老乡亲知道这些名扬四海的作品故乡在惠安,技艺在惠安。”
据了解,惠安县的“看见惠安”海报项目,自2021年以来,以“奋进惠安”“文化惠安”“福见惠安”“便民惠安”“此间惠安”“惠安迹忆”“诗意惠安”等为主题,系列海报自推出起就始终保持高频率的创作输出,已有超过300幅作品在网上展播,并在荣获“2022年全国地市新媒体百个优秀新闻栏目案例一等奖”基础上,2023年再次荣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2023年新闻专栏类三等奖”,有力推动了优秀文化的传播效能提升。
统筹资源 高效整合
以石为纸,錾刀作笔,惠安匠人以“石头上绣花”的绝技惊艳世界。
惠安石雕始于1600多年前的晋朝。千百年的传承繁衍、融汇积淀,惠安石雕纳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融晋唐遗风、宋元雅韵,以婉约精美、灵动娟秀的技艺手法在中国乃至世界雕刻历史上留下了华彩篇章。目前,惠安石雕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欧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同类产品外销的40%以上。
惠安的石雕作品体量大、时间跨度长、分布范围广。为了更全面地反映主题内容,海报策划小组通过查阅资料、文献考证、沟通座谈等多种方式作了系统性的收集汇总。
“我们这次整理了58件国内外典型工程案例的资料,为‘故乡惠安’系列海报制作提供了扎实基础。”惠安县雕艺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海报,不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攻坚》《追梦》大型汉白玉群雕、江西瑞金的“共和国从这里走来”浮雕等见证民族历史、反映时代浪潮的雕刻巨作,还包含美国华盛顿马丁·路德·金雕像、法国巴黎市政厅广场和平纪念碑等在异国闪烁着惠安石雕光辉的艺术作品。
精品输出 反响热烈
“故乡惠安”系列主题宣传海报不只是一扇窗,更是对家乡非遗文化的深情追寻。
从构图到色彩的选择,从文字的排版到图像的处理,都贴合惠安绵延千年的文化底色,将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石雕有机融入整体设计中,使整个海报充满了厚重的文化气息和独特的惠安美学。
例如,在设计制作“湖南长沙橘子洲头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海报时,设计组数易其稿,最终选定了以这张正面仰拍照片为底图。图中的毛主席目光深邃,直视前方,突出表现了伟人青年时代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气概,海报的文字内容也与橘子洲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整张海报呈现出一种有秩序的韵律美,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充分展现出惠安雕刻的非凡技艺。
在海报创作中,更注重场景化表达,尽量做到色调明快、设计简练、突出主体。“故乡惠安”作为系列海报,因其主题、色调、风格整齐划一,能够利用多图集中优势进行“团队作战”,通过视觉叠加效应,触发受众的情感共振和文化共鸣。
“故乡惠安”系列海报一经推出,即被大量网友转发、点赞、讨论,刷屏了惠安人的朋友圈,进而引发热烈反响。
不少人表示: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惠安人,也听说过惠安石雕的美名,但是从来没想到在惠安之外,还有这么多伟大的雕塑作品源自惠安、根在惠安!许多在外打拼的惠安人更是感到亲切不已,他们通过一张张海报,感受到故乡的技艺就在自己的身边,它和父母的期许、家乡的口音一样,激励着自己奋进向前,奉献家乡。
在海报中,惠安石雕已经不只是一种传统工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蕴藏着惠安人坚毅自强、生生不息的精气神。
当前,惠安正在大力打造“1+N”传播矩阵,不断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故乡惠安”系列主题宣传海报作为“看见惠安”海报项目的新篇章,以图片为载体,在轻量化的产品中充分释放原创力,势必将成为传播惠安文化、引导舆论风尚的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