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以为只是腹胀 女子确诊“癌王”晚期

N海都记者 胡婷婷 见习记者 何丹莹 蔡怡晴

在癌症领域,胰腺癌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作为预后极差的消化道肿瘤,胰腺癌具有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术后易复发转移等临床特点,临床诊治极具挑战性。

“当时真以为自己没希望了。”曾自认为“不可治愈”的54岁晚期胰腺癌患者郑女士,经过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肝胆胰医学中心多学科团队历时5个月的精准治疗,最终成功接受根治性机器人手术重获新生。5月10日,肝胆胰医学中心在省立医院金山院区举行义诊活动,不少老患者前来随访,而记者了解到,在中心主任田毅峰教授团队的平日门诊中,随访的肝癌生存10年以上以及胆囊癌、胰腺癌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也都不少见。

反复腹胀 查出胰腺癌

“一开始我只是感觉到自己肚子胀,消化不太好。”原来,在2024年8月,郑女士因为一直反复腹胀、嗳气一个多月,来到省立医院南院消化内科就诊,完善腹部CT检查后,结果令人震惊,胰尾1.5cm左右占位性病变,考虑胰腺癌可能,大网膜多发斑片灶、结节灶,考虑转移瘤可能,转诊至肝胆胰医学中心。

“尽管患者胰尾病灶较小,但影像学上高度怀疑合并腹腔多发转移(cT1cNXM1 Ⅳ期)。”为明确胰腺肿物的病理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腹腔转移,与家属协商后,肝胆胰医学中心主任田毅峰教授团队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进一步探查,最终考虑胰腺癌伴腹腔广泛转移,处恶性肿瘤晚期。这个消息让郑女士家属一度陷入绝望。

多学科协作 击退“癌王”

面对看似无解的困局,中心组织了多学科进行病例讨论,采用化疗等方案治疗3周期后,郑女士病情出现逆转,检查显示其肿瘤明显缩小,原发灶代谢活性消失,转移灶完全消退。

郑女士获得根治性手术机会,经再次多学科讨论后,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田毅峰教授团队于2024年12月19日为其行Ⅳ代达芬奇机器人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腹腔及网膜种植转移结节消失,胰尾肿瘤萎缩呈纤维化改变,手术顺利,术后平稳康复出院。目前,郑女士术后定期进行辅助化疗和复查,恢复良好。

发病极为隐匿 40岁以上人群定期筛查

“胰腺癌发病极为隐匿,往往‘披着羊皮’出现。”田毅峰教授说,很多病人要么腹部饱胀去看消化科,要么是高血糖去看内分泌科,当其真面目显现时,不少患者已经失去了手术根治机会。

田毅峰教授进一步提到,要提高胰腺癌的生存率,早发现、早诊断、早开展规范化多学科治疗非常关键。他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具有胰腺癌家族史或既往有胰腺炎病史的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在有胰腺癌治疗能力的医疗机构做一次筛查,根据专业医生建议进行肿瘤标志物、CT、核磁共振、超声内镜等相关检查。

那么,既然胰腺癌如此可怕,我们该如何远离它的威胁呢?“像吸烟、酗酒、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肥胖,都会明显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田毅峰教授提醒,日常生活中应做到戒烟戒酒,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高糖、高脂食物。加强锻炼,肥胖者一定要积极减肥。糖尿病患者要及时治疗和控制血糖。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