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省海洋预报时间缩短至1小时

福建海洋智能网格预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福建省逐步建成“岸—海—空—天”一体化区域性海洋立体实时观测网(示意图)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供图

海都讯(记者 马俊杰)发展海洋经济,与健全完善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密不可分。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记者从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我省海洋与渔业部门正健全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为“海上福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福建省渔业部门打造的“岸—海—空—天”一体化区域性海洋立体实时观测网,在全省范围已部署134套观测站点(自建71套、共建63套),其中包含48套浮标、43套潮位站、17套气象站等多种观测设备,搭配雷达、无人机、海洋卫星遥感等,能实时获取海洋水文、气象、生态化学等26项核心参数,实现了海峡、海岛、海湾和海岸等重要海域的基本全覆盖。

在海洋预报方面,福建海洋智能网格预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通过自主研发的海面风、海浪、风暴潮等数值预报模型,构建“近岸、海峡、远海”三级预报网格体系,空间分辨率分别可达500米、5千米、10千米,预报时间缩短至1小时,预报时效长达7天。这大大提升了对台风、风暴潮、灾害性海浪等海洋灾害的防范能力,为海上作业、沿海居民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省1.2万余艘海洋渔船安装固定式北斗示位仪,建成北斗卫星网络,实现渔船位置实时监控,并率先开展海洋渔船“插卡式AIS”建设,建成全省海上船舶安全综合管理系统,10万余艘乡镇船舶全部安装北斗定位终端,实现数字赋能乡镇船舶管理。

此外,在赤潮灾害防控方面,我省共建设63台(套)在线监测设备,并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将灾害信息传递给渔民养殖户。此外,率先创立赤潮指数保险险种,增加试点海域,优化保险方案,累计提供风险保障金12740.3万元,收取保费789.45万元,赔付金额1236.05万元,最大程度降低养殖户损失。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