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八闽百舸争流 龙舟共庆端午

端午期间,我省将开展78场龙舟赛,近3万人参与

福州琴亭湖举办过龙舟拔河赛

福州已经连续数年举办大型龙舟赛事(浦下河)

N海都记者 马俊杰 文/图

粽叶飘香,鼓声渐近。随着端午佳节的临近,福建省的龙舟赛事活动渐入高峰。自5月初起,闽江、九龙江等流域已陆续响起激昂的鼓点,各地龙舟队伍提前开展适应性训练,为即将到来的赛事蓄势。

据福建省体育局最新发布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端午前后,全省福州、厦门、泉州等9个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将举办78场龙舟赛,涵盖传统龙舟竞速、民俗文化展演等多元活动形式,预计参与人数近3万人。

龙舟文化扎根八闽大地

海上龙舟竞渡别具一格

福建的龙舟文化历史悠长,不仅有河上、湖上的传统赛龙舟,更发展出别具一格的海上龙舟竞渡。

连江县筱埕镇定海村的海上龙舟竞赛,作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更是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活力完美融合。其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当时屯兵定海湾的中原兵将,为解思乡之情,大胆地将龙舟搬至海上。四百多年来,每至端午,村民们便擂响战鼓,划动龙舟,在海浪中奋勇争先。飞溅的浪花、激昂的号子,将先辈们的开拓精神与坚韧品格代代相传,也让这项古老的海上运动历久弥新。

福州长乐区三溪村的夜龙舟风俗,已沿袭数十年,宛如一幅流动的民俗画卷。每当夜幕降临,百舸争流,船上灯火通明,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与岸上的点点星光交相辉映,场面蔚为壮观。

集美龙舟赛更是福建龙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闽南方言里,舟船竞渡被称为“别舲舳”,清道光年间《厦门志》记载,集美端午龙舟赛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早年,集美在端午节自发组织海上十八龙舟赛,而后华侨领袖陈嘉庚为纪念屈原,增强人民体质,发起了真正意义上的集美龙舟赛。1951年第一届集美学校龙舟赛因海上风浪改期,此后陈嘉庚筹建集美龙舟池,这是我国第一个龙舟竞技赛专用人工池。他还督造龙舟、制定比赛办法,为日后龙舟竞赛章程奠定基础。

在莆田,“爬龙船”自宋代传承千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水网密布的黄石镇,“九十九沟”孕育出浓厚的龙舟文化氛围,造就了“龙舟之乡”的美誉。

多地推出“体育+文旅”深度融合活动

福建省将龙舟项目纳入全民健身运动会,构建“省—市—县—乡”四级联动赛事体系,形成覆盖全省的龙舟运动推广网络。

结合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福建多地推出“体育+文旅”深度融合活动。莆田市延续百年端午海上爬龙舟非遗习俗,在湄洲湾畔设置水上观赛平台,同步开展妈祖信俗巡游、渔家美食节等活动;霞浦县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暨传承非遗龙舟文化主题活动,除传统龙舟竞渡外,还设置了龙舟模型制作体验区、非遗传承人技艺展演,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龙舟文化魅力。宁德市蕉城区创新推出“龙舟夜游赛”,在璀璨灯光映照下,参赛队伍与沿岸特色水幕灯光秀相映成趣,成为城市文旅新名片。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