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惠安螺阳镇:城乡融合共发展

松星村巷内道路改造后,干净整洁

锦东村村口改造后,面貌一新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邱一漫 文/图

近年来,惠安县螺阳镇以实施“千万工程”为总牵引,锚定“推动城乡高品质融合,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目标,久久为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通过组建队伍、分类施策、优化机制、示范带动、综合整治、整体推进等系列措施,实现人居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提质、乡村产业振兴、乡风文明培育互促共进,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迈向新台阶。

织密责任网格,夯实常态治理根基。针对城乡接合部人员流动性强、管理边界模糊等特征,构建“镇领导牵头抓总、部门一线督导、村主干具体落实”的三级责任网格体系,确保工作部署落地见效。将全镇25个村庄细化为228个网格,网格员化身“环境卫士”开展全域巡查。针对建筑垃圾偷倒、乱堆乱放等顽疾,建立“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机制,累计整改顽疾600余处,为常态化治理注入持续动能,筑牢坚实根基。

创新巡查机制,重塑市容市貌新颜。立足城乡交融特点,组建专业化市容市貌执法队伍,以三个镇区重点区域为核心,采取“错时巡查+定点值守”模式,靶向破解城郊接合区域流动摊贩聚集、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权责交叉等治理难题。针对主次干道、沿街商铺、商业街区、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乱搭乱盖、违规广告等行为,即时劝导、限期整改。通过“专项整治+长效管理”双轮驱动,曾经人车混杂、杂物堆积的城乡交界路段,已蝶变为路面平整、店招规整的示范街区,实现城乡面貌从表层焕新到深层提质的全面升级。

激发比拼活力,绘就宜居宜业画卷。以人居环境整治“大比拼”“现场拉练”等活动为载体,激发各村环境整治积极性。在“比学赶超”氛围下,各村对房前屋后、卫生死角、“牛皮癣”广告、垃圾堆放点开展全方位清理;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分类施策、精准治理,推动卫生死角变身街角景观,杂乱村道升级为整洁通途;同步推进松星村巷道路改造、盘龙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持续完善校服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推进校服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城乡共富、民生共富的螺阳实践模板。

下一步,螺阳镇还将持续优化责任网格动态管理机制,强化重点区域常态化巡查监管;深化“比学赶超”活动内涵,扩大示范社区辐射效应;加大线上线下融合宣传,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凝聚共建共治共享合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