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见习记者 吴诗榕) “AI非遗街景”“福州鱼丸店”“三条簪工坊”“油纸伞铺”……7月7日至11日,由鼓楼团区委指导,海容社工联合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商青传薪,童创福韵”实践队,在福州柳河社区青春家园阵地开展“童创福韵,智赋非遗”AI赋能非遗文化夏令营。活动通过“AI技术+文化讲解+手工实践”的模式,带领青少年感受AI动画里的南岛语族奇遇记,并通过制作“漆伞”、复刻三条簪造型,探索福州非遗的独特魅力。
此外,非遗美食课上,肉燕、鱼丸、佛跳墙三大福州美味成为“主角”。通过AI互动,孩子们不仅检索到“燕皮如纸”“鱼丸弹牙”的渊源,更在AI视频中直观看到肉燕皮晾晒、鱼丸捶打的过程。黏土创意环节,5组同学分工协作,模仿匠人手法“捶打”燕皮、“搓制”鱼丸、“煨制”佛跳墙。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中,孩子们在指尖上感受到了“福州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