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不少脑洞大开的家居厂商,把古代墓葬品,凹出家居用品同款。比如仿古摆件打鼓俑台灯、新中式将军俑复古台灯……除了人形俑,还有各类神兽驮灯,如来自镇墓兽的驼灯。当然还有那些色彩斑斓的唐三彩——姿态生动的骆驼俑、雍容华贵的仕女像、造型别致的瓶瓶罐罐……
唐三彩 古人的“VIP陪葬品”
姿态生动的骆驼俑、雍容华贵的仕女像、造型别致的瓶瓶罐罐……你可能在某些亲朋的家中见过这些色彩斑斓的唐三彩。但你知道吗?这些精美绝伦的陶器,在唐代时并非用于日常生活,而是专为王公贵族墓室定制的“VIP陪葬品”。
色彩斑斓的唐三彩并非瓷器,实际上它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古汉语中,三字亦蕴含多之意,故三彩实则寓意多彩。
在唐代以前,陶器装饰主要采用单色釉。即便是在汉代,人们也仅能在同一器物上使用黄色和绿色两种釉彩,未曾有超过两种颜色的釉彩使用。
然而,在唐朝时期,陶瓷技艺取得了显著进步,唐朝人民发明了三彩烧造技术,因此诞生了著名的唐三彩。
唐代厚葬之风盛行,尤其是社会上层和富裕阶层,用唐三彩制作各种陪葬品来象征生前的生活场景和地位,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享用。目前,所有考古发现的唐三彩均出土于唐代墓葬,未发现用于日常生活的实例。
唐三彩虽然看着漂亮,但其实并不适合日常使用。唐代生产的唐三彩是由低温烧制而成的,胎体疏松多孔,防水性极差不说,还十分易碎。最关键的是,唐三彩所使用的铅釉有毒,长期摆放于房中,或用于盛放食物、饮品都很可能危及健康。
不过,随着现代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如今已经能够有效降低铅釉中铅元素的溶出风险,有些直接把铅釉换成了无铅环保漆。因此,若现代人出于欣赏喜好,将现代工艺制作的唐三彩仿品置于家中,或许也并无不可。
星空顶 从墓顶标配到浪漫代言
现代人的浪漫星空房、星空顶、天花板星空投影灯……其实也是古人同款,而且还是古人豪华墓室的墓顶标配。
自古以来,灿烂的星空一直深受人们关注。出土的古墓葬中,经常会有一些星象图,以壁画的形式绘制于墓室的顶部和四壁。
河南洛阳孟津县朝阳镇发掘的北魏元乂壁画墓,其墓顶绘制了大型星象图,绘有星辰300多颗,星辰用线相连,银河纵贯全图。
唐代是我国壁画墓最盛行的时代之一,因此也出土了很多绘有星图的墓葬,如唐代章怀太子墓等。唐代墓葬中的星图大多以散点的星空和银河为主,无法辨识具体星座,是对古代星图的简化,示意性地展示他们心中的宇宙和向往的天界。
床头合影 从开芳宴到秀恩爱
卧室里挂婚纱照是很多家庭的习惯,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两人端坐在桌前的拍照姿势是古代开芳宴的固有姿势。
开芳宴,是宋元时期墓葬装饰(以壁画和砖雕为主)中常见的题材。开芳宴的形式相对较为固定——夫妻二人分别坐在椅子上,桌上放置注壶、温碗和盛有瓜果食物的杯、碗,室内帐幔卷帘、屏风桌椅、盘盏箱柜一应俱全。夫妻二人一边宴饮,一边观赏散乐或杂剧演出,一派其乐融融、富足安适的温馨幸福景象。
2008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兴县康宁镇红峪村发掘了一座元代壁画墓。墓顶和墓室皆绘有壁画,其中就有墓主夫妇对坐图等。
开芳宴象征墓主夫妇永恒恩爱与家庭和睦,体现理学伦理下“夫妇为家之本”的理想模式。
如果某天你惊讶于自家装饰竟与古墓“撞款”,其实无需多想。无论是唐三彩的陪葬属性、星空顶的宇宙象征,还是夫妻画像的墓葬布局,都源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今天的家居生活,我们不必刻意避讳这些元素。但是在不迷信的同时,了解这些古代传统文化背后的含义及其演变,也是有意义的。
那些与现代“撞脸”的文物
近年来文物同款“撞脸”的趣事发生了不少,下面就来看看那些与现代“撞脸”的文物。
汉朝“奥特曼”
原来两千年前就相信光
最近四川南充博物馆珍藏的一件汉代陶俑,让网友直呼“次元壁破了”。这尊“陶房干栏式含陶俑”立于陶屋角落,尖尖脑袋、大大眼睛、手臂微翘,活脱脱就是一位迷你版“奥特曼”。网友妙评:“原来汉朝人也相信光!”
大唐吸管杯
诗仙们的饮酒标配
炎热的夏季里,用吸管享受冰镇饮品是件非常惬意的事。吸管的智慧,唐代先民其实就拿捏了,诗人张说笔下的“芦酒未消愁”,杜甫诗中的“芦酒多还醉”,说的正是用天然芦苇管吸饮美酒的习俗。唐代的酒是黄酒,这类酒多杂质和沉淀,天然多孔、自带过滤属性的芦苇管,让口感更醇。
唐代的能工巧匠将吸管融入陶瓷杯具的烧造中,吸管的末端接于杯底中心,通过一个圆孔与杯内相通,管身斜伸附着于杯侧。饮用时,嘴唇吮住长管的端头,由此把杯中液体吸入口内。
太阳形青铜器
车轮方向盘傻傻分不清楚
三星堆出土过一个直径约85厘米的神秘青铜器,它被命名为“太阳形器”。这件神秘的青铜器很像现代车辆的方向盘,又像车轮。它被称为是同批出土文物中最有神秘感的,是象征太阳崇拜的神物?是结构严谨的车轮?还是祭祀礼器、盾牌装饰?它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撩拨着世人的好奇心。
宋代“天线宝宝”
古人的脑洞也萌萌哒
宋代灰陶武将俑,本应威风凛凛,其中一尊却意外“萌化”了!它圆润敦实的身姿,配上招风耳和圆溜溜的脸,活脱脱是古代版的“天线宝宝”,还是气鼓鼓的那种。
“瓶盖”银香盒
确定没印“再来一瓶”吗?
上海曾出土一件明代香盒,神似啤酒瓶盖,引发网友热议,“确定没印‘再来一瓶’吗?”嘉定博物馆表示,大家脑洞开大了,这是明朝时期的银香盒,这种银香盒是一对的,上盖大于下盖,而上盖以小孔刻一个“香”字。据推测,小孔的作用是透出香气,它主要是古代妇女随身携带装香料的妆具。
唐三彩人俑
郭德纲失散多年的兄弟?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尊唐三彩人俑,因圆脸、眯眼、憨厚笑容,被网友们戏称“郭德纲分纲”。连郭德纲本人看到都曾忍不住转发:“这是我失散多年的兄弟!”
这些穿越时空的奇妙“撞脸”,看似巧合但也并非偶然,它们像一道道活泼的印记消解了历史的厚重感,原来古人生活智慧与审美情趣早已如此鲜活生动。
(北京青年报 国家人文历史 四川卫视 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