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南安“福林票”首发

这标志着全国首个合作开发产销平台、首张湿地生态等为特色的福林票改革正式落地

首发仪式现场

N海都记者 杨江参/文

见习记者 苏鹏峰/图

7月11日上午,南安市举行“福林票”首发仪式,标志着全国首个合作开发产销平台、首张湿地生态等为特色的福林票改革新模式正式落地。

南安市“福林票”的首发,将通过七种合作类型、六大创新突破,打通“社会资本进山林、生态资源变资产”的全新路径,破解林业资源碎片化经营难题,推动全产业链集成化发展,为县域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南安方案。

七种合作类型

记者了解到,当天发行的“福林票”共分为七种合作类型,推动林业与电商、湿地保护、文旅等产业深度联动。

合作开发产销平台类型福林票(Ⅰ类福林票):首创搭建“福林仓”展销平台,打通全方位产销流通新渠道。

合作开发湿地生态类型福林票(Ⅱ类福林票):首推湿地生态福林票,开发湿地公园湿地碳汇等生态产品。

合作经营森林文旅康养类型福林票(Ⅲ类福林票):导入森林文旅康养产业链,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提升生态产品附加值。

合作经营经济林类型福林票(Ⅳ类福林票):以油茶、牛樟等经济林或资金入股,实现经济林产品溢价增值。

合作经营林下经济类型福林票(Ⅴ类福林票):导入林下经济种植新技术,实现“不砍树也致富”。

合作经营用材林类型福林票(Ⅵ类福林票):国有企业引领合作经营,破解传统林业经营长期投入一次收益的困境。

合作开发林业碳汇类型福林票(Ⅶ类福林票):营造碳汇林,让林农实现“卖空气”就能挣钱。

六大创新突破

南安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安此次发行的“福林票”实现了六大创新突破。

首次搭建产销平台+山海基地合作,构建林产品产销供应链体系。推出民营企业主导制发福林票,创新林业融资新模式。首创湿地生态类型福林票,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推出山海协作联动,探索跨区域协调发展示范。

实现闽台深度合作,探索两岸林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引入台资企业在林下经济、林产品深加工、休闲观光林业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大局。

建设碳汇银行新标杆,实现从“造林”到“卖碳”全链贯通。通过套种补植、抚育养护和新增新建等措施营造碳汇林,建设碳中和林5.5万亩,其中高固碳营造林示范片区2100亩,新增森林碳汇5万吨以上。目前已完成省级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和林业碳汇基地建设,在北京绿色交易所开通碳汇招标交易账号,碳汇指标正式策划生成后将第一时间实现碳交易。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