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今日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敞闸成摆设 阻车柱“坑”车

福州一市民称,建新农贸批发市场内阻车柱,存在视野盲区;市场负责人称,阻车柱高度标准,非刻意设置在盲区;街道表示,将加强劝导,协调市场管理介入

入口道闸敞开,无禁行标志

阻车柱卡住车子

N海都见习记者 郭思琪 吴诗榕

实习生 沈佳丽 文/图

近日,福州市民蔡先生拨打海都热线968880反映,他驾车进入台江农贸市场时,因视线存在盲区,车子不慎撞上了阻车柱,导致车、柱双损,还被市场管理方收取300元“维修金”。记者探访发现,该市场入口道闸敞开、无禁行标识,阻车柱高约45cm,有司机称一不小心就会撞上。对此,市场管理方称设柱是为了人车分流和消防安全,街道已介入协调管理。

市民:

车撞阻车柱 轮胎被卡

蔡先生告诉记者,7月4日他驾车前往台江农贸市场采购,正按照导航驶向“建新农贸批发市场”(位于台江农贸市场内)时,“突然感觉车子一震,下车后才发现轮胎被卡进一根阻车柱”。蔡先生说,他的车速也就每小时5~10公里。

蔡先生回忆,当时市场大门的栏杆道闸敞开着,也没有明显的禁行标识,因为他开的是SUV,没有注意到这根在视线盲区里的阻车柱。

蔡先生说,事发后,工作人员给了他两个处理方案:一是自己找同款阻车柱修好,二是交300元“维修金”。他着急采购,于是支付了300元离开。

蔡先生说,希望管理方能统一入口管理、优化路障设施,“要么把外面的停车场栏杆道闸关上,要么把阻车柱加高,像现在这样太容易造成事故了”。

市场:

设柱为了人车分流和消防安全

16日,记者驾车前往台江农贸市场,市场大门敞开,也未设禁止驶入的通知,导航默认引导车辆进入,路旁停放着不少车辆。来到事发位置,记者注意到阻车柱高度约45cm,已凹陷变形,附近无任何提示标志。经过的一名车主告诉记者,如果没有注意观察,确实容易撞到阻车柱。

随后,记者采访了建新农贸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蒋先生。他提到,近期类似事故还发生过两次:一次是夜间车辆闯入碰撞,另一次是车主因无法进入而故意撞坏阻车柱。

蒋先生表示,设阻车柱是为了人车分流和消防安全,若车辆遵守规定不闯入,根本不会出事。同时,由于台江农贸市场内有多个小市场,阻车柱也有划分界限的作用。

对于阻车柱高度,蒋先生称,符合统一标准,与市政道路路障一致,并非刻意设置于盲区。但台江农贸市场有多个小市场,目前并没有进行统一管理。

街道:

车辆管理混乱 将加强巡查和劝导

对此,瀛洲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道闸和阻车柱是去年老旧小区改造时区里设置的,初衷是为了规范车辆管理、保障消防通道畅通。

对于道闸成了“摆设”的疑问,工作人员解释说,道闸入口通往台江农贸市场的三个小市场,启用道闸就意味着要明确收费主体、管理权限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存在楼上住户的日常通行、商户的货物运输、顾客的临时停车等需求,担心群众有意见。

“目前车辆管理确实比较混乱,我们只能先加强巡查和劝导,此前还请求交警协助,但道路属于市场内部路,效果甚微。”工作人员表示,台江农贸市场周边有广宇商贸城地下车库、洲后路地面停车场等多个停车场地,且每个路口都设有停车场引导牌,但还是有许多司机为图方便乱停乱放。

工作人员说,将尽快召集台江农贸市场停车场相关管理方商讨方案,同时考虑在道路入口处增设周围停车场信息的告示牌。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