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见习记者 何丹莹通讯员 李若兰 文/图)连江县一间光线昏暗的老屋里,14岁的张辰轩(化名)伏在旧书桌前温习功课。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与年迈爷爷相依为命的他,眼里却始终闪着光。在他的房间里,满墙的奖状见证着他的努力成长,在奖状的边角处,几行歪歪扭扭的铅笔字清晰可见:“爷爷生日:七月三日。”
在老师和爷爷的眼中,张辰轩在校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是爷爷的“小拐杖”,抢着做家务、干农活,常笑着说:“有爷爷在,有地方住,有学上,挺好的。”
如今,这位乐观的少年,正被“希望小屋”的温暖点亮。据了解,在连江团县委的支持下,张辰轩成为2025年省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希望小屋”的重点帮扶对象。该项目精准聚焦省内6~16周岁、在民政系统建档立卡的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青少年群体,旨在切实改善他们简陋的居住环境和缺失的生活设施。按照“三面改造、六物到位”的标准,即立面改造、地面改造、屋顶改造等,必要时包括电路及其他内容和床(含床上用品)、书桌(椅)、书柜、衣柜、灯(顶灯、护眼灯)、窗帘等物品到位,连江的青少年事务社工与专业施工团队多次上门沟通设计方案,充分尊重张辰轩和爷爷的意愿。“我们想给孩子一个独立、明亮、安全的小空间,让他能安心学习,愉快生活。”负责该项目的团属社工小林说。
记者了解到,张辰轩的“希望小屋”预计将于8月中旬改造完毕,除了张辰轩,还有许多孩子正在见证这项温暖工程在基层的落地生根。2025年,福州团市委共申报建设54个“希望小屋”,获得省级财政资金支持60万元。鼓楼、台江、闽侯、连江等各项目区县的团委工作人员带着卷尺一次次上门丈量,施工队紧锣密鼓的敲打声里,藏着无数个“张辰轩”的期待与希望。
温暖不止于砖瓦。“除了物理空间的改造,持续关爱更是‘希望小屋’项目极其重要的‘下半场’”,福州团市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道,在房屋施工改造的过程中,闽侯团县委、台江团区委积极对接爱心企业,组织帮扶对象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为帮扶对象实现小小“微心愿”;连江团县委为帮扶对象招募“一对一”志愿者和团属社工,组成24对“成长伙伴”组合;法治安全教育、心理健康辅导、课业辅导支持……这些看不见的“养分”正一点点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白,让“学习力”“运动力”“自护力”在少年们身上扎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