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金秋助学”火热进行 最高可获8000元

泉州市本级及县级工会推荐结对对象截止时间为8月15日

海都讯(记者 黄晓燕) 8月4日,记者从泉州市总工会了解到,2025年“金秋助学”活动已进入申报阶段,活动对象为子女在校就读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本科、专科)或高中(含中专、技校、职高)的泉州市在职职工。据了解,市本级及县级工会推荐结对对象截止时间为8月15日,有需要的职工可抓紧时间为子女申请。

据介绍,今年在助学形式上,泉州市总工会构建了“资金补助+勤工助学”的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按困难程度与学段实行分类补助:“一般性慰问对象”子女就读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及中专可获6000元助学金,高中阶段2000元;纾困帮扶对象及在档困难职工子女相应标准提升至8000元和3000元。另一方面,开发适配性勤工助学岗位,为困难职工子女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岗位补贴最高可达4500元/月。

“我现在已经能带着20多个小朋友做手工,也从中找到了自信。”就读于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大二学生小张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此次他被安排到职工子女暑托班的相关岗位,从最初对着孩子们手足无措,到现在已独立承担手工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

而就读于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二学生小陈,勤工助学岗位是福建中科光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操作员。他带着“补贴家用”的初衷申请入职,却在工作中收获了意外成长。从最初面对精密设备时的小心翼翼,到如今能熟练完成生产机台的各项操作,他渐渐理解了“精准”二字对产品质量的意义。而车间里“每一个零件都关乎整体性能”的团队协作氛围,更让他明白职业素养里不仅有技术,还有责任。这份在生产一线的实践经历,不仅为他带来了一份收入,更让他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有了直观链接,对专业未来的应用场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针对困难职工子女对勤工助学岗位的需求,今年我们通过前期摸底调查,统计出35名大学生有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意愿。”据泉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岗位诉求等情况,市县工会联系暑托班、工会驿站以及爱心企业等,帮助提供合适的助学岗位,按照每人每天不超过200元的标准发放岗位补贴。

据了解,26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累计筹集助学资金7000多万元;参加爱心捐款的单位、社会爱心人士3500个(次);截至目前,已帮助2万余人次困难学子圆大学梦,其中结对帮扶4500余人(次);近8000名受助学生完成了大学学业走上工作岗位。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