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轻信“高回报”投资 男子险被骗240万

事发泉州,幸好银行柜员警觉,警银联手成功劝阻,帮他保住了养老钱

两名银行员工获表彰

N海都记者 杨江参 通讯员 张金坛 文/图

8月12日,记者从晋江警方获悉,近日,晋江市公安局政委李勇与晋江市见义勇为协会会长陈永聪来到光大银行晋江支行,将见义勇为慰问金授予该行员工黄梅梅、刘珊珊。这场特别的“送奖上门”,表彰的是她们以高度的职业敏锐与责任感,联手公安机关成功阻止了一起金额高达240万元的电信网络诈骗案的发生,为客户守住了毕生积蓄。

提前支取240万定期存款,投资“零风险、高回报”项目?

时间回溯至7月24日。当天上午9时许,50多岁的林先生匆匆步入光大银行晋江支行,急切要求提前支取一笔存期两年、金额240万元的定期存款并立即转账。柜员刘珊珊心头“警铃”大作——这笔存款已存放半年,提前支取意味着损失可观利息,客户如此急切转账所为何事?

“您这么着急转出大额资金,是有什么特别用途吗?”面对刘珊珊看似随意的关切询问,林先生透露要将资金投入一个“零风险、高回报”的项目。“零风险、高回报?”这六个字瞬间触动了刘珊珊脑中反诈培训的深刻印记。她不动声色,迅速将这一高度可疑的情况报告给值班经理黄梅梅。

“根据我们日常的反诈培训以及公安部门的专业指导,这几乎可以断定是典型的虚假投资理财诈骗!”经验丰富的黄梅梅在详细询问林先生后,迅速做出专业判断。她与刘珊珊立即对林先生展开耐心劝阻,剖析此类“高回报”承诺背后的巨大风险。

然而,已被深度洗脑的林先生投资意愿很是坚决。眼见劝阻难以奏效,黄梅梅当机立断,启动“警银联动”应急处置机制,紧急联系晋江市公安局青阳派出所请求支援。

几分钟后,派出所民警火速抵达银行。民警、银行工作人员形成合力,一场争分夺秒的“真相保卫战”在柜台前展开:民警结合近期高发的同类诈骗案例,一针见血地指出诈骗分子利用“高额回报”诱饵和伪造“成功”假象的套路。银行工作人员协助分析所谓投资项目的不合理性与资金链的不可靠性。

经过近半小时抽丝剥茧般的剖析与劝导,林先生终于从迷梦中惊醒!“要不是你们……我辛苦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就全没了!”

“健康服务项目” 8年可赚超千万利润?

事后,晋江市反诈骗预警中心民警再次约见林先生,深入解析诈骗手法,巩固其防范意识。

据林先生事后陈述,半年前其在网上认识了自称某投资公司业务员的吴某。吴某通过微信持续灌输“高回报”理财信息,营造公司实力雄厚的假象。在吴某展示的所谓“成功案例”中,不乏“客户”转账数百万甚至近千万元的截图(实为伪造)。

最终,林先生被一个“健康服务项目”所吸引。吴某承诺:投资240万元,一年半即可回本,8年可赚取超1000万元利润,并诡称设有“一个月冷静期”,可随时退款,标榜“零风险”。正是这套“组合拳”,让林先生深信不疑,毅然决定提前支取定期存款转账“投资”。

当“零风险”与“千万回报”的诱饵同时出现,常识便亮起红灯。警方提醒,“保本高收益、稳赚不赔、一夜暴富”都是诈骗核心诱饵。天上不会掉馅饼,投资理财请通过持牌正规金融机构进行。

□相关链接

取现50万元买黄金? 女子险被骗

警方提醒,警惕“现金支付享优惠”等为诱饵的骗局

海都讯(记者 黄晓燕) 近日,石狮警方依托高效的警银联动机制,阻止一起大额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避免群众损失50万元。

7月17日,女子蔡某到民生银行石狮支行要求取现50万元,声称用于“购买黄金”,并拒绝使用转账,还一直催促柜员办理。

银行迅速将异常情况上报石狮市反诈中心,中心值班民警凭借经验判断其可能已被深度洗脑,立即派警前往网点与受害人见面。民警结合近期高发的“现金投资”“寄送现金、黄金”类诈骗案例,深入剖析诈骗手法。最终,受害人彻底醒悟,避免了50万元损失。

据民警介绍,此类诈骗中,骗子会利用虚假投资平台(如本案“讯策科技”APP)诱导受害人,谎称投资一定金额短期内可获得超高回报,并以“现金支付有额外优惠”为诱饵,要求受害人直接交付现金或购买黄金实物,企图规避银行转账监管。这是近期升级的诈骗手法!

警方提醒:投资理财要认准正规渠道,绝不轻信来源不明的APP、网站、群聊推荐的投资项目。“现金充值”“黄金充值”“现金兑换虚拟币充值”是重大风险信号,正规投资理财绝不会要求大额现金交易或购买黄金实物进行交付,这是骗子逃避监管的惯用伎俩。大额交易时,多跟家人朋友聊聊商量一下,往往能帮你看清风险。同时,警惕“超额优惠”陷阱,以“现金支付享优惠”等为诱饵的,百分百是骗局,要积极配合警方预警,接到反诈中心96110预警电话或遇民警上门预警劝阻时,请务必积极配合,如实说明情况。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