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日锦 李梓召 马俊杰
见习记者 吴诗榕 李嘉琪 文/图 新华
“开渔喽!”16日12时,福建大部分海域结束伏季休渔,8000多艘渔船带着收获的期盼,解缆起航,驶向大海。当晚及次日凌晨,惠安、连江等地的“第一网鲜”便已上岸,端上老百姓餐桌。海都记者在现场,为你分享“争鲜”的愉悦心情。
连江:梭子蟹、竹节虾,第一批渔获已回港
16日中午12时许,福州连江黄岐国家中心渔港汽笛长鸣、彩烟绽放,渔船整齐列队,蓄势待发。随着鞭炮声响起,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蔚蓝的海面上呈现出一派壮观的景象。
“平安出海,满载而归!”连江县“风车舞蹈队”领队胡女士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告诉记者,舞蹈队伍中许多是连江本地人,每年开渔日,她们都会来为渔民祈福。
在码头的另一侧,渔民家属林先生(化名)正抱着小朋友,目送自家的渔船缓缓离港。“这一去又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林先生说,“希望这趟出海能有个好收成,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像林先生这样的渔民家属不在少数,码头上,不少老人、妇女、小孩,都在向渐行渐远的渔船挥手告别。
船长谢茂鸿告诉记者,早在几天前,渔港就已经是一派繁忙景象。渔民们紧锣密鼓地做着最后的出海准备,渔网搬上船,补给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一袋袋大米、面粉被扛上甲板,成箱的粮油、饮料在船舱整齐码放。“最好的时候一网能打十几吨鱼,今年我们特意换了新网,这些粮食要备足,出海后一日三餐就靠它们了。”
那么,想吃第一网海鲜,难道还需要等一个月?“一般来说,开渔后第二天第一批渔获就回来了。”渔民老陈说,负责收鲜的小型运输船最快次日凌晨就会将第一网渔获送上岸,市民朋友很快就能享受到开海的“第一网鲜”。
记者获悉,海鲜最快将在开渔一天后回港,鳀鱼、鲳鱼、带鱼、梭子蟹、竹节虾、章鱼、鱿鱼等大量海鲜将陆续涌进连江及福州各大市场,丰富广大市民餐桌,同时,各类海鲜价格与开渔前相比将会有所下降。
惠安:
千人尝鲜,头鱼拍出36888元高价
16日,2025年福建省开海文化季泉州分会场(惠安)活动在惠安县举行。当晚,惠安崇武文化广场烟火升腾,千人品渔宴热闹开场。当地开海“第一网”的鲜活海产端上了千人餐桌,66斤重的龙胆鱼拍出36888元高价。
夜幕下的广场,回字形排开的围桌宴座无虚席。旺螺褐壳泛光、梭子蟹张螯舞爪,刚从渔船上卸下的海产第一时间烹制便直抵餐桌。海鲜拼盘、龙胆鱼粥、崇武鱼卷汤头……十余道传统渔家风味,让千人品鉴者尝到“从浪尖到舌尖”的本真。游客庄女士连抓两只海蟹,一掰一嗦,心满意足地对同伴说:“这个季节,就爱这一口鲜甜。”
高潮出现在头鱼拍卖环节。1.3米长、66斤重的龙胆鱼刚亮相,便引发多轮竞价,最终被一知名餐饮店老板拿下,他说:“头鱼寓意丰收吉祥,拍的是一份喜气。”主办方介绍,这一传统活动如今成了文旅融合的纽带,既延续渔家习俗,又为产业注入新活力。
据介绍,福建是海洋大省、渔业大省。2024年福建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25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超21%,海洋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蓝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