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涓/文 毛朝青/图
19日上午10点,位于福州仓山区的福州公交集团维修车间内,高温裹挟着机油味扑面而来,检测员李小华、孙庭炽的灰色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该集团有338名检测员,被称为“公交医生”,守护者福州3200多部公交车的安全运行。
夏季是他们最忙的时候,每名检测员日均要给207部公交车做“体检”。海都记者体验了一把他们的工作,推百斤重的轮胎、搬五十余斤的车轮毂……仅半小时,记者T恤的后背就已湿透。
任何一个细节
都不能放过
“咔嗒、咔嗒……”45岁的李小华手中的扳手正拧动着公交车底盘的螺丝,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滑落。在他的指引下,记者钻进了宽约1米的地沟。刚下去,一股混杂着机油味的热浪便扑面而来,地沟比地面还要热,就像密不透风的“蒸笼”。
李小华和同事孙庭炽站在地沟里,手电筒的光束在电池组、刹车管线间游走。“新能源车电池怕高温,得仔细查有没有鼓包、漏液。”李小华边说边用粉笔在一处松动的接口旁做记号,留下给维修师傅的“诊断提示”。弯腰、俯身、伸手探查……重复的动作,让他们的工装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衣角能拧出汗水。
短短半小时的体验,当记者爬出地沟时,头上已冒出大片汗水,手心也磨得发红。有着26年从业经验的李小华早已习惯这样的“烤验”,“这还不算最热的,中午1点到3点才最热”。他说,从扶手、灭火器到底盘、电池组,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趴滚烫的地面
救援抛锚车辆
车间里的忙碌只是日常的一部分,路面突发救援更考验着他们的耐力。“夏季是故障高发期,比平时增加三成工作量。”孙庭炽告诉记者,有时,大中午公交车在路面抛锚,地表温度超过50℃,柏油路面烫得脚底板发疼,但他们必须立刻趴在滚烫的地面排查线路——发动机余温混着烈日炙烤,整个人像被裹在热浪里,几分钟就汗流浃背,“我们得快速完成修理,不然造成路面拥堵就不好了”。
尽管工作环境炎热且闷,每天要检修大量车辆,十分辛苦,但李小华和孙庭炽觉得,因为喜欢和热爱机修行业,所以一切都没什么,而且,每当看到自己亲手检测过的公交车安全上路,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据了解,入夏以来,福州市总工会、市城建工会和福州左海集团指导福州公交集团开展“夏送清凉”活动,通过发放慰问品、备足防暑物资、检修降温设施等,全力保障一线职工平安度夏与公交运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