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泡泡面打翻热水 烫伤5岁娃脚面

医生表示,暑期已接诊好几例烫伤患儿,家长要注意看护,一旦发生烧烫伤,牢记“冲、脱、泡、盖、送”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夏日炎炎,儿童衣着单薄,皮肤暴露面积大,烧烫伤风险显著上升。近期,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创面修复科门诊就接诊了多例儿童烫伤病例,其中,5岁的小明(化名)因泡快熟面时打翻热水烫伤脚面,且因初期处理不当导致伤情加重。医生提醒,暑期家长需格外警惕,应加强对孩子的看护,一旦发生烧烫伤,牢记“冲、脱、泡、盖、送”。

案例:脚面深Ⅱ度烫伤 大面积水肿破溃

“10日那天上午,孩子自己在厨房泡快熟面,我就在客厅收拾东西,突然听见‘哇’的一声哭叫,跑过去一看,热水和泡面洒了一地,孩子捂着右脚在哭,脚面上一会儿就红了一大片。”小明妈妈介绍,事发后,她赶紧到药店买了药膏给孩子抹上,用纱布包了包,想着应该没啥大事。可到了第二天,孩子脚面肿得像馒头,还起了好几个鸽子蛋大的水疱,孩子疼得直哭,才赶紧带他来医院。

接诊的陈骏副主任医师介绍:“孩子被抱进来的时候,右脚脚面红肿得特别明显,整个脚面皮肤都发亮,上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的水疱,最大的一个直径有3厘米左右,部分水疱已经破溃,轻轻碰一下,孩子就疼得直哭。”他仔细检查后判断,小明的烫伤已经达到深Ⅱ度,“这是因为高温持续损伤皮肤,加上初期处理不规范,导致炎症反应加重,水肿和水疱都比较明显”。

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创面清理、抗感染、促进愈合等,小明的伤情得以控制,目前,每天到门诊换药,在逐步恢复中。

提醒:夏季烧烫伤高发 牢记“冲、脱、泡、盖、送”五步急救

陈骏副主任医师介绍,夏季是儿童烧烫伤的高发期,一方面由于孩子衣着少,皮肤暴露多,一旦接触高温物品,烫伤面积可能更大;另一方面,暑期孩子居家时间长,接触热水、厨房灶具等机会增多,若看护不当易发生意外。

若不慎发生烧烫伤,家长需掌握以下紧急处理要点:

冲: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15~30分钟,快速降低局部温度,减少热力对皮肤的持续损伤(注意避免用冰块直接敷,以免冻伤)。

脱:小心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若衣物与皮肤粘连,不要强行撕扯,可剪开周围未粘连的衣物,保留粘连部分,避免加重皮肤损伤。

泡:将烫伤部位在冷水中浸泡10~15分钟,若伤口已破溃或面积较大,可省略此步,避免感染。

盖:用干净纱布或无菌敷料轻轻覆盖创面,保护伤口、防止污染,注意不要包裹过紧。

送:简单处理后,及时将孩子送往正规医院的创面修复科或烧伤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评估伤情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切勿自行涂抹牙膏、酱油等偏方,以免影响伤口愈合或导致感染。

医生特别提醒,暑期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将热水瓶、热水壶、汤锅等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教育孩子远离热源,从源头减少烧烫伤风险,让孩子安全度过假期。

□延伸阅读

不同类型烧烫伤的处理方式

沸热的汤、水、油,火焰,高温气体,都可能导致烧烫伤。陈骏副主任医师说,在处理烧烫伤时,应全面评估烧烫伤的严重程度,外界因素导致烧烫伤的严重程度往往取决于作用的时间,在发生烧烫伤之后应尽可能迅速脱离烧烫因素,并采取冷却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根据不同的烧烫伤类型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

水、油和汤沸热因素导致的烧烫伤,应将被侵热的外衣物迅速脱去,然后用冷水对烧烫伤部位进行冲洗,冲洗的时间应尽量在半小时以上。

化学烧伤,应立即脱下浸润的衣物,再用冷却水进行冲洗,若为酸碱烧伤,需冲洗1小时左右;如为生石灰烧伤,则需先用干布将生石灰清除干净,然后再用冷却水冲洗。

电烧伤,应立即将电源切断,然后观察患者的情况,若患者出现呼吸骤停,需采取紧急人工心肺复苏,如是电火花造成的烧伤,则应用冷水进行冲洗。

火焰烧伤,在火焰烧伤后第一时间将燃烧的外物脱去,或用冷水将火焰扑灭后再脱去衣物,用冷水冲洗烧烫伤部位,冲洗时间持续半小时以上。在火焰燃烧时,应避免站立大声呼救,也不能奔跑呼救,避免头面部及呼吸道的损伤增加。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