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男子跌入沙石堆 险致肾衰竭

医生提醒,若肢体长时间受压,无论有无明显不适,都务必立即就医

N海都记者 刘薇

通讯员 郑伊静 陈金珠

“把他救出来后,他一直喊腰痛腿麻,我们也不敢动他,立刻就把他送来了。”近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以下简称“第九一○医院”)急诊医学科抢救室外,泉州李先生的工友说起当时的情形仍心有余悸。

腰部以下被沙石掩埋 出现挤压综合征

事发时,42岁的李先生在工地不慎跌入沙石堆,腰部以下被沙石掩埋。被工友救出后,他随即出现腰部剧烈疼痛、双下肢肿胀麻木的症状,情况紧急,其被迅速送往第九一○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接诊医生王钧贤第一时间警觉李先生可能已出现挤压综合征。

经详细检查,李先生受压部位肌肉因缺血缺氧已出现坏死,大量肌红蛋白随之释放进入血液。这些肌红蛋白流经肾脏时,会在酸性尿液中形成管型结晶,直接堵塞肾小管;同时,其分解产生的铁离子等物质还会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造成毒性损伤。若不及时干预,这一“破坏性洪流”将快速冲击肾脏功能,极易引发急性肾衰竭,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与肌红蛋白“抢时间”

面对危急情况,急诊医学科立即启动挤压伤应急预案:护士迅速为李先生建立两路静脉通路,通过大量输注生理盐水等晶体液进行静脉液体复苏,以稀释血液中的肌红蛋白并加速其排出;同时精准输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提高尿液pH值,避免肌红蛋白形成管型结晶堵塞肾小管。此外,医护人员持续监测肌酸激酶、肌红蛋白、肌酐等关键指标,严密追踪每小时尿量及尿液颜色,确保肾脏功能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在医护团队科学高效的协同处置下,李先生的尿量很快达到并稳定维持在救治目标值(>200ml/h),尿液颜色也逐渐转清——这意味着肾脏“排泄通道”保持畅通,肌红蛋白对肾脏的破坏性作用被成功遏制在肾损伤发生之前。考虑到病情仍存在潜在风险,经多学科专家紧急会诊评估后,李先生已安全转入重症医学科接受进一步密切监护与治疗,目前病情趋于稳定。

第九一○医院急诊医学科李奕鑫主任特别提醒:若肢体长时间受压(尤其是超过1小时),无论当下有无明显不适,都务必立即就医,并主动向医生明确说明受压情况。送医途中需避免伤肢活动,若确认无骨折,可适当抬高患肢;同时密切观察尿液颜色,一旦出现茶色或酱油色尿,切不可轻视——这很可能是肾功能受损的危险信号,只有做到早期预警、快速就医,才能最大程度保障生命安全。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