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12本青春版“泉州手账”走红

泉州一中学96名学生历时3月走街串巷,用青春视角解读古城故事

学生们制作的古城地图

海都讯(记者 柳小玲/文见习记者 苏鹏峰/图) 近日,泉州实验中学新初二年级的96名学生完成的青春版“泉州手账”走红——历时3个月,深入泉州古城街巷,用脚步丈量历史,以手账记录文化,最终制作出12本古街巷主题手账和62条小导游视频。这些充满创意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泉州深厚的历史底蕴,更以青春视角解读古城故事,引发网友连连点赞。8月27日,记者走进泉州实验中学,一探究竟。

学生们制作手账的发起人是该校初中语文老师王丹芬。27日上午,在泉州实验中学内,王丹芬向我们逐一展示了学生们制作的12本手账,每本手账的封面设计得可爱有趣、风格各异,翻阅时像打开了魔盒,邂逅一波又一波惊喜:展示了每条街巷的前世今生,绘制了主题旅游路线设计图,介绍了巷子的对联和招牌,给每条街巷写了诗歌,最后每人还写了一篇作文……

记者见到,学生们深入挖掘了每条街巷,而不只停留于表面的走马观花。“学生李致远完整地梳理了打锡街的‘昨天’‘今天’‘明天’,打锡街曾是泉州专门制作和销售锡器的中心,他通过走访摸底,为我们梳理出了前世今生,并对未来街巷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王丹芬指向一张折叠的统计图继续介绍,这是李致远调查打锡街店铺后,汇总出的统计表,直观地展现了打锡街现状业态。

“在做手账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了解到街巷文化,也提升了他们的思辨能力,面对以居民生活为主的巷子,他们建议增设便民休憩设施、举办邻里文化节;而对商业发展程度高的巷子,则提出要控制商业化比例、设立非遗体验区,这些建议无论是否被采纳,都是学生们将文化认知转化为社会思考的珍贵尝试。”王丹芬说。

而每条街巷介绍时一旁还张贴了视频二维码,扫码一探,可以见到学生们化身“小导游”的身影,为大家生动介绍每条街巷。记者见到,学生赵安琪介绍打锡街的视频里,导游词是她自己写的,讲述打锡街故事时声情并茂、落落大方,令人仿佛置身深巷中。

“城市独特的地方是历史文化交融下的烟火日常,那些不太起眼的古街巷里,一条街就是一段故事。”王丹芬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