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见习记者 王灵婧
通讯员 仓萱
八月,福州市仓山区项目建设的热潮愈发炽热浓烈。三江口的数字贸易引擎轰鸣启动,白湖亭的商业新地标加速崛起,义序的科创沃土上幼苗成林……从产业高地到城市更新,一个个重点项目如星火燎原,勾勒出仓山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图景。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州擘画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蓝图30周年。三十年来,福州市仓山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州工作时提出的“要把仓山建设成为福州繁荣、美丽、开放、文明的南大门”的重要嘱托,坚定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道路上稳步前行。如今,仓山地区生产总值较三十年前增长近32倍,增速持续领跑全市,成功实现从边缘郊区到中心城区、从发展靠后到活力繁荣的历史性跨越。
打全球数贸“桥头堡”,造闽江数字贸易走廊
走进三江口榕城上江图商务中心T2写字楼,闽江数字贸易走廊嘉里产业园内一派繁忙景象。这个启用仅半年的园区,已吸引10家企业正式运营,30余个协议项目加速落地。仓山功能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入驻的企业中,有仓储物流龙头企业纵腾集团旗下的跨综科技、中国跨交会承办单位之一米多多公司等。
作为全国首个“自贸+会展+跨境”数字贸易全产业链集聚区,园区启用“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不仅能实现跨部门协作“一站式”办结,协同仓山区政务服务中心、仓山区税务局等部门,为企业代办政务、自贸等审批事务,预约办理“9810”出口退税服务,还可作为产品推介、融资路演、直播演练、人才培训的共享服务空间。还提供“数字、贸易、物流、金融、人才”五大专业服务。
更深远的布局正在展开。闽江数字贸易走廊有关负责人表示,园区不仅联动纵腾集团、米多多等龙头企业构建“跨境电商+产业带”生态,还依托侨商集采中心打通全球资源,带动福品出海。不仅如此,闽江数字贸易走廊将拓展延伸,逐步填充北斗小镇、亚升和中海创“两江四岸”载体,3000多亩南湖片区也将导入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等业态,还将建成数据跨境服务枢纽、投资贸易服务基地等平台,成为集聚“产品出海”“数据出海”“投资出海”服务的链接全球的数贸枢纽。
攻重点片区,造宜居新空间
今年初,仓山区以“奋勇争先”行动为契机,深化拓展“强产业 优环境”专项行动,将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作为重点战场,坚持大片区开发理念,组团式、成片式推进城市建设和旧屋区改造,按照“做全金山建新片区,做精中部老城区,做强城门盖山片区”的思路,谋划了156个城市更新项目。
白湖北园片区的更新改造就是仓山区城市更新的生动缩影。该片区核心区面积1260亩,曾有连片的旧屋区,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
“为了改变拼凑式的景观、碎片式的公共设施服务,我们坚持城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逐步对这个片区进行‘完整社区’建设,打造城市更新新标杆,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仓山区委书记魏邦仲说,仓山区在全市首创“总师制”,将项目总设计师当作“大管家”,从整个片区范围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片建设,确保从规划到落地“一竿子插到底”。
仓山区集中力量攻坚南湖、义序、螺洲、橘园洲、烟台山五大重点片区。南湖片区作为福州南大门,创新采用“城市运营商+合伙人”模式招商,着力塑造“站城一体、产城融合”新标杆,计划导入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生物医药、文旅等产业,打造数贸走廊的重要产业承载地;义序片区未来将形成以药械研发与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新一代标准产业园;烟台山片区一期已成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二期建设已启动,将活化利用43处老建筑,打造全球游客入榕首站。
未来,福州市仓山区将继续以“强产业 优环境”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推进五大重点片区开发和闽江数字贸易走廊建设,在产业发展、城市更新、民生改善的道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贡献更多仓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