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杨江参/文 部门供图
8月29日,泉州市首张通过“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服务办理的企业营业执照在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颁发。晋江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洪德意将营业执照交到申请人翁女士手中,标志着个体工商户转型服务正式迈入“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新阶段。
“没想到‘个转企’这么便捷”
“没想到现在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这么便捷!一次申报,系统自动完成多部门流转,无需注销原有个体工商户,现场提交一次材料,当场就拿到了企业营业执照,真是太方便了!”申请人翁女士高兴地说。
晋江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所谓“个转企”,是指已办理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在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基础上,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愿转型为公司、合伙企业或个人独资企业等组织形式。相较于个体工商户,企业在法人地位、融资贷款、人才吸引、发展空间等方面更具优势。
现场,翁女士表示:“过去常因个体工商户身份受限,合作方总以规模不匹配为由婉拒。这次门店急需扩大经营规模,正是‘个转企’政策破解了发展瓶颈——通过直接变更登记保留原有商誉,让我们以企业法人身份获得更多合作机会,实现了从‘小摊位’到‘正规军’的跨越。”
“高效办成一件事”套餐整合11项业务
记者了解到,自2024年11月起,晋江市开通“个转企”直接变更登记新通道,允许个体工商户通过变更登记直接转型为企业。相较以往“先注销、再设立”的传统模式,新政策不仅有效延续了原经营主体的资格和权益,还大幅简化了流程、降低了成本,为个体工商户顺利转型升级开辟了高效便捷的通道。新政策实施以来,晋江市已累计推动693户个体工商户通过变更登记转型为企业,数量位居泉州市首位,占全省总量的15.93%。
据悉,本次上线的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系统,将清税信息核验、变更登记、印章刻制、银行账户开立或变更预约、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等11个单项业务整合为“高效办成一件事”套餐。线上通过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闽政通APP等平台,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报、一次提交、一次办结”,办理时限由原来的12个工作日压缩至6个工作日,申请材料压缩36%,联办效能提升50%,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下一步,晋江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个转企”改革,建立转型企业跟踪服务机制,提供从转型到壮大的全流程服务,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推行市场监管领域“证照联办”
日前,泉州市推出2025年第三批“泉心泉意”便民利企举措,推行市场监管领域“证照联办”“免申即办”“散装食品销售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等改革套餐,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行审批、统一出件”模式,实现“多件事一次办”,有效提升审批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经营主体准入准营。
今年的泉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人人、处处、时时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加力加速、久久为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中国式现代化泉州实践聚势赋能,让“高效办成一件事”更有速度温度,让惠企政策更加有感有得。
□海都时评
“减法”背后藏着更重要的“加法”
一次申报,无需注销,提交一次材料,泉州首张通过“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服务办理的企业营业执照,就这样在晋江正式颁发。
一纸营业执照背后,是一场静悄悄的政府自我革命。“个转企”当场领证,这背后是11个业务环节的整合、6个工作日的流程压缩、36%的材料精简。这些“减法”减的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的是群众跑腿的频次,减的是市场准入的隐形门槛,而增加的是企业与城市共生共长的信心。
好的营商环境不是喊出来的,是靠一个个细节垒出来的。“个转企”简化手续,给经营主体“加信心”,增的是机会和尊严;将11个事项整合成“一件事”,给营商环境“加温度”,增的是政务服务的温情和人性化;允许个体户直接“转型”,给经济生态“加活力”,增的是对创业精神的尊重和对微观经济生态的保护。
说到底,“减法”只是手段,“加法”才是目的。政府的“自我革命”每进一步,企业的获得感就增一分。日前,泉州推出2025年第三批“泉心泉意”便民利企举措,推行市场监管领域“证照联办”“免申即办”等改革,更是把“高效办成一件事”变为实实在在的体验。政府越是主动做服务的“加法”、机制的“乘法”,就越能为企业减负松绑、为发展注入动能。
政务服务的温度与效率,正成为泉州竞争力的底色。泉州连续三年获评全省营商环境标杆,靠的正是这股“把企业事当自己事”的劲儿。减法背后是做加法,办事方便是给予机会,这也是一座城市持续向前的根本底气。
营商环境没有终极版,只有升级版。审批“瘦身”是为了经济“强身”,减法背后是一场意味深长的加法。期待这样的改革步伐更快一些、“一件事”套餐更多一些,让更多经营者从政策的温度中汲取奔跑的速度,共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