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打造全民共享的科普盛宴

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全面启动,一大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将对公众开放

N新华社 北京晚报

央视新闻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目前,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月活动已全面启动,各类活动将持续一个月,打造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盛宴”。

全国科普月活动有何亮点、特点?在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国科普月聚焦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等内容,将在全国范围开展“科普报告话前沿”“科普阵地探未来”“千万IP创科普”“科学文化进基层”“科普之光·首届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等系列特色活动,一大批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园区、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将面向公众开放。

聚焦科技前沿

激发创新动能

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协同发展、融合互促的平台。一大批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园区、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将面向公众开放,各类科技场馆、科技社团等将围绕科技前沿、重大成果,打造专题展览、科普报告、主题科普活动,让公众身临其境感受“未来已来”,不断增强对科技创新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热情。

多元主体参与

凝聚广泛合力

科协切实履行“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职责,积极联动各行业部门、社会各界,共同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广泛覆盖的大科普格局。动员系统各级单位开展体系化科普活动;各类科研院所、企业、高校、学会、科技文化场馆、媒体等集中提供精彩纷呈、多元优质的科普服务。

目前,全国科普月平台网站已经汇聚各地活动超过了10万场。

彰显为民初心

突出科普惠民

突出趣味性,让科普“嗨”起来。科普剧、游园会、科学运动会、打卡探馆等活动广泛开展,系列科普地图、科普研学路线陆续发布,全国百家科技场馆“科学之夜”持续举行;突出时效性,让科普“热”起来。

各地将结合抗战胜利80周年、开学季、农民丰收节等节点,打造“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科学家”主题科普等系列活动,广泛提升群众的关注度;突出群众性,让科普“动”起来,科普服务将走进街道社区、步入田间地头,“流动科普百县千车万里行”等活动将深入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有力促进科普普惠基层。

注重创新示范

引领科普风尚

科技馆与高校、科技企业共创的“科普创新实验室”,首次集中推出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创新展品,为科技资源科普化探索实践路径。

各地各方积极宣传推广优秀科普作品、科技案例、科普达人、科普阵地,集中推出科普新品牌、新模式,带动科普工作创新提升。

线上线下融合

掀起科普热潮

“科普中国”平台联合学习强国、微博、抖音等18个网络平台开展网络科普联合行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将化身科学传播达人、科普创客,创作、传播网络科普正能量。“科普之光·首届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活动”,通过连续30天的线上展播,让公众“云游”科技世界、领略科学魅力。

各地广泛应用数字技术,推动云直播、云看馆、短视频创作和优质科普资源线上共享,打造精彩纷呈、永不落幕的“云上科普嘉年华”。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