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惠女文创“出圈” 学子成代言人

泉州新大学生把“家乡”装进行囊,带到大学分享给同学

“惠女文化推广大使”传播惠女文化

海都讯(记者 黄晓燕 受访者供图) “这是我们福建三大渔女之一的惠安女!”近日,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到后的大一新生曾婧婷,将一份精致的惠女文创摆件分享给了舍友。这个充满闽南风情的小礼物,迅速成了宿舍里的“焦点”,被大家摆放在书桌一角,在日常中传递着惠女文化的魅力。

这个暑假,惠安县启动了一项别开生面的文化推广行动——团县委、县委人才办、县文旅局、县教育局联合选聘了30名惠籍大学生,担任首批“惠女文化推广大使”。她们通过实地走访、“古城寻踪”打卡等系列活动,沉浸式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与文旅新貌,也悄然在心中埋下了传播惠女文化的种子。

随着全国高校陆续开学,这些文化的“小火种”开始在各校园“燎原”。大连外国语大学的黄泽柠就是其中一位推广大使。她不仅把惠女文创产品送给身边同学,还发挥英语专业优势,向外国留学生介绍背后的文化故事。“在学校遇到留学生参加国学活动,我就会送出小摆件,并用英语讲解惠安女的服饰与文化。”黄泽柠说,“有时候班会分享、英语课堂展示,也都是我推介家乡的好机会。”

黄泽柠坦言,正是因为担任推广大使,自己才更深入地去查阅资料、理解文化,“可以说,我是因为要分享,才真正重新认识并爱上了家乡”。

不只惠安,今年暑假,世遗之城泉州多地都发起了类似行动,让学子们“带着家乡去上学”。鲤城区为全区4000余名大学新生准备了“鲤城行囊”,里面有手绘明信片、闽南元素贴纸等文创产品。同时,还从新生中选出了100名“鲤行家”,委托他们向大学新同学发放“招募令”,邀请大家未来亲临泉州,感受世遗魅力。

“我们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意结合,既传承文化,也搭建对话的桥梁。”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每一位远行的学子都成为家乡的“推介官”,带动更多人走进鲤城、了解鲤城、爱上鲤城。

如今,这些装满家乡情意的行囊,正随着学子们的脚步走向天南地北,把泉州的文化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