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秋分到润燥敛阳

5大黄金果吃起来

海都讯(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见习记者 吴诗榕) 9月23日,又到昼夜均分的秋分节气。气候转凉,秋燥渐显,疾病多发,如何轻松应对季节变化?海都记者特邀福建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泉州市中医院副院长阮传亮,为市民朋友开节气养生方。

阮副院长认为,秋分后体内阳气内收,体表抵抗力下降,关节病、风湿骨病、体寒等疾病易高发,是四季养生的关键节点,市民需从多方面做好防护。

起居上,要坚持早睡早起,保持规律作息。保暖方面,重点护住胃部,避免寒凉侵袭。饮食上,因秋分多“凉燥”,宜多吃芝麻、核桃、糯米等清润温润食物,以及白萝卜、胡萝卜等降肺气果蔬,南瓜也是秋季暖胃护胃佳品,其性温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

肉类可选择鲈鱼或鸭肉。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是贴秋膘的优质选择。饮食还需遵循“少辛增酸”“酸甘化阴”原则。运动需适量,宜选散步、太极等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秋食果,药不抓。”除此之外,阮副院长结合节气特点,从膳食养生角度,为大家推荐了5大黄金秋果。

山楂:味酸,能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雪梨:堪称抵御秋燥的“高手”,能清肺化痰、生津止渴。

石榴:被誉为“天浆果”,味酸甘,甘酸相合能化生阴液,生津润燥效果显著。

花生:虽常被归为坚果,但其养生价值在秋季不容小觑。中医认为花生能健脾养胃、润肺化痰,适合秋季滋补脾胃、养护肺部。

葡萄:能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且补而不燥。

阮副院长还特别分享一款秋分养生药膳——桂圆肉粥。

取桂圆肉100克、粳米100克,一同煮成粥即可食用。此粥能安心神、益心脾、补血气,适合思虑过度、惊悸失眠人群,且桂圆肉可养脑益脾、补血抗衰,搭配粳米补益脾胃,长期食用有益健康。

秋分到了,福州民间有吃“白丸囝”“豆腐脑”“藕膏”等凉点的习俗,以抵抗秋燥的入侵。据民俗专家邱登辉介绍,“白丸囝”是福州特有传统小吃,也是防秋燥的保健食品。“糯米和普通大米搭配,水浸一夜磨成浆,压榨成粞,搓成细条,掰成花生米大小的小丸子,并将其晒干或凉干,要吃的时候煮熟,配上白糖即可。”邱登辉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