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九都镇创新“三着力”机制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群众投身村庄环境整治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黄翠蓉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南安市九都镇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打造宜居宜游的特色文旅小镇。记者获悉,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九都镇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人居环境的融合,积极探索创新环境整治工作方法,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将九都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探索创新工作机制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

九都镇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树牢“山水论”理念,着力解决群众意识问题。坚持把提高群众思想认识、转变群众思维理念作为乡村环境整治的重要任务,教育引导群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乡村设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专栏,定期宣传水源地保护及村庄治理、个人家庭卫生等;各村通过村两委会议、“村村响”闽南语顺口溜卫生宣传循环播报、悬挂宣传横幅、编发微信信息、发放倡议书和《人居环境工作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目的意义、组织动员群众积极投身村庄环境整治,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养成干净整洁、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组建专班队伍,着力解决工作措施落实问题。按照职责明确、行动有力的要求,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分管党政干部任副组长,驻村领导、工作队及村委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领导小组,驻村工作队长组成日常工作专班,配强壮大管理力量,探索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即“一周一研判、一月一巡查、一季一考核、一季一曝光、一季一调度”的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全面推行主要领导包片、班子成员挂村、网格员包组的“三级包抓”责任制,按周督查巡查,跟踪指导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

强化跟踪督导,着力解决考核管理问题。一是成立由镇驻村工作队、环卫办、执法队等组成的镇卫生督导组,不定期组织到各村进行卫生整治督导,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即时整改。督导组入村入户、水库边沿,通过“借一双眼睛”,做到靶向整治。特别针对举办各类文旅活动期间,加大跟踪督导频率,确保卫生整治到位。二是落实考核制度。将上级人居环境考评反馈的成绩、镇督导组巡查的问题情况成绩进行汇总,对前三名发放“流动红旗”,对后三名发放“流动黄旗”,并在全镇干部例会上进行通报,考核成绩与年底村级绩效直接关联,提升村民主动参与卫生整治监督的积极性。

党建引领聚合力 干群同心焕新颜

在整治实践中,九都镇逐步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加强组织领导。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期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任务繁重,要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分工方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乡村两级主要负责人、“一把手”要亲自上阵,抓村带户、发动群众,具体组织实施。要压紧压实责任,加强管理、落实到人,以奖惩措施推动责任落实,按照履职必尽责的要求,落实主体责任。

发动群众参与。要充分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贯穿于人居环境整治全过程。加强机制建设、政策激励、教育引导,激发和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群众参与,让群众满意。

注重宣传激励。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通过道德讲堂、文明农户评选等活动,总结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宣传一批示范村、示范户,发挥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有利于工作推进的社会氛围。引导群众形成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保护意识,养成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生产生活习惯,促进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对工作开展有力、整治效果突出的村委会、村民给予通报表扬。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