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吴日锦 通讯员 连舒锴) 执法也能“应约”?在泉州生态环境部门,这事还真就可以。日前,记者从泉州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今年,泉州市生态环境部门以“应约执法”为抓手,推动执法从“被动查处”向“主动预防”、从“刚性约束”向“刚柔并济”转变,用更有温度的服务,助力企业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向奔赴”中行稳致远。
“以前怕检查,现在盼上门!”位于泉州市鲤城区的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今年5月,火炬电子在固废管理、排污许可证变更等方面遭遇难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企业预约了“应约执法”服务。很快,泉州市鲤城生态环境局“环保服务团”便上门开展“环保体检”,执法人员化身“讲师”,既指出环保隐患,又送政策、送培训,帮企业理清设备改造、清洁生产的思路,一次性解决了发展难题。
据了解,针对不同企业特点,泉州生态环境部门实行“点单配餐”式服务。根据工业企业、中小企业、园区及重点项目的差异化需求,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将分类指导与集中治理相结合,精准破解企业绿色发展瓶颈。同时,优化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扩大“在线+视频+用水用电”监控覆盖面,今年上半年已向千余家企业发送预警信息近万条,指导企业及时消除环境隐患。
在永春,生态环境局创新将“双随机、一公开”与工业园区政务服务“赶集日”联动,每月20日联合多部门开展“集中去一趟”服务,让企业“最多跑一次”。
“处罚不是目的,规范提升才是根本。”据介绍,泉州市生态环境部门在推行“应约执法”过程中,部门整合跨部门资源,构建“申请—派单—诊断—闭环”全链条机制,实现“服务跑在问题前,一次上门、详细体检”,打通帮扶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