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朱雀三号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

大运力、低成本、可回收、可复用,有望成我国首枚垂直回收的液体火箭

朱雀三号

N央视 人民日报 北京晚报

10月18日至10月20日,北京商业航天企业蓝箭航天研发的朱雀三号遥一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顺利完成首飞任务的第一阶段工作——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火箭将按计划开展垂直状态操作演练,随后返回技术区,为正式入轨发射及一子级回收开展各项准备。

朱雀三号是蓝箭航天面向大型星座组网任务,自主研制的一款大运力、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一级、二级箭体直径4.5米,整流罩直径5.2米,全箭长66.1米,起飞质量约570吨,起飞推力超过750吨。其箭体的主结构材料为不锈钢,一子级配备九台天鹊-12A液氧甲烷发动机,安装反作用控制系统(RCS)、栅格舵和着陆支腿,可在执行轨道发射任务后自主高精度返回,在回收场实现软着陆并重复使用。

朱雀三号首飞试验任务将分为两个阶段。此次是第一阶段,进行加注合练与静态点火测试,并返回技术区进行检测维护。这次试验全面检验了测发流程的合理性,以及火箭系统与发射场系统的匹配性。这也是继6月朱雀三号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之后,火箭发射前的最后一项大型地面试验。

第二阶段以火箭入轨发射为主要任务目标,同步尝试一子级回收。蓝箭航天表示,技术团队将稳步推进第二阶段工作,力争试验圆满成功,向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工程化应用和规模化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解读

回收落点控制有多牛?

从100楼扔笔进笔筒!

“朱雀二号”是国内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这枚火箭提供动力的,是北京亦庄一家民营企业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天鹊”系列液氧甲烷发动机。目前,采用同系列发动机、具备垂直回收能力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计划于今年进行首飞,有望成为中国首枚实现垂直回收的液体火箭。

和“朱雀二号”相比,“朱雀三号”最大的技术突破就是“可回收、可复用”,而“可回收、可复用”也是突破“低成本、高频次、大运力”商业航天模式的核心技术载体。

“朱雀三号”要比“朱雀二号”大很多,一级、二级箭体直径4.5米,一次最多能够搭载18颗卫星。“朱雀三号”整体采用不锈钢箭体结构,尾部配备有标志性的着陆腿和栅格舵,具备垂直回收与重复使用能力。

能回收的部分也就是火箭的一级段,造价占到了整个火箭的70%。也就是说,“朱雀三号”投入使用之后,能够节省非常大的发射成本。一级段完成任务后整个回收将非常丝滑,落点控制可以在米级,这个难度相当于从100层楼上要将一支笔扔进地上的一个普通笔筒里,要做到这么精细调整和精准对位的技术支撑是什么呢?秘密就在于一级段尾部的九机并联动力系统。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