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闽侯县今年第三场土拍落幕。果不其然,摇号再次出现!20余家竞买人争夺一幅地块,最终象屿地产幸运摘得。
紧接着,5月31日,福清将打响今年的第五场土拍,共计出让四幅地块,出让总面积约351.44亩。据悉,其中一幅区位优越、周边配套完善的地块,已经被众多开发商盯上。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福州六区土地实行“集中”供地之后,一年只有三次的拿地机会,给房企的容错机会就更少了。因此,六区之外,闽侯、福清、平潭等不受集中供地影响的周边区域就成了机会,不少房企选择转换战场,寻找机会。
现象:“两集中”出台后周边土拍更热闹了?
2月26日,自然资源部宣布,今年22个重点城市要对住宅用地实行“两集中”:集中组织土地出让活动;实行多年的土拍模式也从“零售”改为“批发”,且一年只出让3次土地。而福州就是这22个城市之一。
于是,从3月份开始,福州周边那些不受集中供地影响的区域,土拍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3月5日,福清2021年度第二次土拍打响。本场土拍,热门地块的报名房企众多,许多品牌房企悉数到
场,竞争十分激烈。例如2021拍-02号地块,就有多达10家竞买人参与竞拍,包括龙湖、融侨、保利、金地等,最终融侨集团以5.28亿元摘得,溢价率为68.2%。另一幅2021拍-03号地块,被厦门唐毅房地产有限公司以6.78亿元拿下,溢价率
132%。
之后,从3月开始,福清几乎是每月举行一场土拍,地块均顺利出让。本月底,福清第五场土拍将打响,或将引发新一轮争抢。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
闽侯。
3月12日,闽侯县举行了2021年首场土地拍卖活动,出让上街、竹岐各一幅商住地块。两幅地块吸引了20多家竞买人,包括万科、保利、融侨、龙湖、国贸等众多房企报名。最终,两幅地块分别被浙江天金、阳光城以2.31亿、5.87亿元摘得。
4月29日,闽侯的第二次土拍更加激烈,本场出让的两幅纯宅地,按照“限房价、控地价、公开摇号”的方式出让,最终全部通过最高
限价并摇号拍出。
5月27日,刚刚结束的闽侯第三场土拍中,摇号再次出现。20多家房企参与竞拍,最终象屿地产通过摇号成功摘得宗地2021-06号。这也是象屿地产在5月13日马尾摘地之后,再次在福州成功拿地。
而在平潭,4月27日的第一场土拍吸引了包括碧桂园、世茂在内的房企参与拍卖。最终,许久未有动作的碧桂园,以2.45亿元成功竞得这幅海景地块,进驻平潭。
业内:竞争激烈深耕周边
“集中”供地之后,游戏规则的首次改变,让各路房企比任何时候更在意拿地这件事。
有业内人士就表示,以前正常的土拍,这次抢不到还有下次,机会经常有。现在实行集中供地,变成了这次没抢到,那就要等三四个月以后再抢。如果连续两三次都抢不到地,那基本就是要凉凉的节奏了。
在新政影响下,福州六区供地次数减少,房企
的拿地机会也必然减少。而相比之下,周边那些不受集中供地影响的区域,如闽侯、福清今年以来几乎是以每月一场的节奏推地,因此也让不少房企选择往福州外围的热点区域扩张,拿地重心进一步转移。
毕竟,只要还有地在手,即使利润低,拿地之后还有提升自身拥抱“管理红利”时代的机会,而不拿地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退出了房地产行业。
房企:算清账,做自己擅长的事
新政之下,行业分化效应也逐渐开始显现。
对于头部房企来说,自然能豪掷千金获取更多储备地块,而中小房企则较为被动,资金有限,还得权衡到底参与哪个地块的竞争。
据了解,许久没有在土拍市场上露面的一家房企,这次难得参加了闽侯的土拍。该房企的相关人士表示,福州集中土拍,很多
热门地块的账一时难以算清,所以最终公司决定还是选择拿那些算得清账的地,“起码不会亏”。只是,最终该房企没能在拼“人品”的摇号环节中胜出,提前备好的喜报也只能留着下次再用了。而另一些房企则选择坚持自己的运作理念,做自己擅长的事,继续深耕周边区域的市场。这也不失为一种正确的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