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袁丽群
从空中鸟瞰,连山跨海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宛如海上的一串珍珠项链,联通着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等一系列岛屿。这座世界最长、中国首座跨海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34公里,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京台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推动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加快步伐。
据介绍,当前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日接待车流量达到1万辆次左右,周末日车流量在1.2万~1.4万辆次。截至目前,最高车流峰值出现在今年的5月2日,达到5万辆次,车速可达80~100公里/小时,总体运行状况良好。
曾经的“建桥禁区”诞生“世界之最”
平潭海峡,是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这里一年中6级以上风力的天数可达300余天,8~9级的大风天气也有100多天。不仅如此,平潭海峡还有海浪高、水深流急等特点,潮差最大可达7米,最大浪高接近10米,水流流速带来的波流力是长江等内河桥梁的10倍以上。特殊的气候和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让平潭海峡一度被称为“建桥禁区”。而正是在这里,诞生了这座世界
最长、我国首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当天上午,采访团车辆行驶在大桥之上,记者看到,无论是公路面还是铁路面两侧,都安装有高高的风屏障。京台高速(平潭)跨海大桥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玉仁介绍,这些风屏障是保障汽车火车安全行驶的重要工程。风屏障能有效削减风力,6级风通过它,在桥面上一般就只有3级风的强度了。
“看着平潭从一个无名小岛走向世界”
轮渡是长期以来连接平潭与外界的唯一方式。2020年12月26日,耗时7年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正式通车。大桥起于长乐,终于平潭,上层设计为时速100公里的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设计为时速200公里的双线I级铁路。该大桥结束了平潭没有铁路的历史,也让平潭进入到福州“半小
时生活圈”,极大地便捷了平潭的出行。
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福州分公司长乐滨海管理中心负责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公路面的运营、信息维护与管理、养护、路政等。出生于平潭苏澳镇梧井村的杨朝平是长乐滨海管理中心主任。他回忆,小时候跟着父母从平潭去福州探亲,
从家里坐拖拉机到码头,乘轮渡到松下镇,再转汽车到福州市区,全程至少要用12个小时。“会晕船的人,特别害怕去福州”。他告诉记者,今年“五一”假期,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迎来通车以来的车流最高峰,5月2日车流量超5万辆。
京台高速(平潭)跨海大桥有限公司董事长丁
玉仁全程参与了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建设。他看着横跨海峡的大桥感慨万千,“从跋山涉水,到一马平川,我作为土生土长的平潭人,见证、参与了大桥从无到有的过程,充满颠簸煎熬的出岛之路变成了今天的光明坦途。看着平潭从一个无名小岛走向世界,我感到非常自豪。”
平潭游客增多海岛深度游备受追捧
平潭四面环海,拥有千礁百岛,旅游资源丰富。京台高速、福平铁路将平潭与北京、深圳等城市相连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平潭交通的不断改善,平潭国际旅游岛的软硬件不断提
升,正努力构建起人居环境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新兴海岛城市。
福建海坛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斌表示,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海岛深度游备受
热捧。尤其是跨省游游客数量增幅大,周末游、家庭游及老年游的出游人次增多,还有不少游客固定化包团前来游玩。
“十四五”开局之年,亦是平潭国际旅游
岛建设第二阶段的启动之年。平潭提出,促进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传统旅游向智慧旅游、单一景点旅游向综合性目的地旅游转变,打造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