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陈老伯做梦都没有想到,一碗花蛤面,竟然差点要了自己的性命。日前,陈老伯吃花蛤面,不小心把混在面条里的花蛤碎片吞下了,碎片卡在食道下段。家人急忙将他送到附近一家医院就诊,医生在胃镜下顺利取出花蛤片,陈老伯便回家了。不承想两天后,陈老伯感到胸口痛,并且高烧39℃。再度到那家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纵膈感染,食道穿孔”。随后,陈老伯被转院到福建医大附一医院胸外科和重症医学科治疗,在该院多学科协作救治下,近日陈老伯终于顺利康复出院。
花蛤碎片将食道割破 引起感染
事情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陈老伯和家人一起吃花蛤面,一家人边吃边说笑,他一不小心,把混在面条里的花蛤碎片吞了下去。碎片紧紧地卡在食道下段,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非常痛苦。一家人感到问题严重,急忙将他送到当地医院就诊。
很快,医生在胃镜下顺利取出了花蛤片,陈老伯便回家了,想着这段时间吃些软质食物,也就没事了。
然而两天后,陈老伯感到胸口痛、咳嗽、喘憋,并且高烧到了39℃,再度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纵膈感染,食道穿孔”。原来,陈老伯吞下花蛤碎片时,把食道割破了,但在胃镜取出花蛤片时,没有发现食道穿孔。食物漏到纵膈里,引起了严重感染。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到脓毒症、食道气管瘘、肺部感染、大出血、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
由于病情严重而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在医生的建议下,陈老伯转院到了福建医大附一医院胸外科和重症医学科治疗。陈老伯历经胸外科手术、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等层层难关,在胸外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科、临床营养科等多学科协作救治下,顺利康复出院。
让陈老伯在鬼门关前走一遭的,正是一片小小的花蛤带来的“食管异物”危机。
提醒:异物误入食管及时就医
附一医院胸外科赖繁彩主任医师介绍,食管异物是常见急症之一,大块异物可堵塞食道、压迫气道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常见的食管异物包括各种食物、果核、硬币以及玩具等,其
中,枣核、各种骨头、鱼刺、贝壳、钱币、义齿等最为常见。
医生提醒,进食切忌匆忙,要细嚼慢咽。怀疑食管异物时,切忌用饭团、食醋、馒头等强行下咽,以免增加并发症和手术困
难。老年人的义齿要严防脱落,进食前要留心,睡眠前应取下,义齿松动者及时修复。教育儿童不要将各类物体放入口中玩耍。异物误入食管后要立即就医,尤其是到具备取异物条件的医院就诊。
□小科普
什么是食管异物?
食管异物是指将可食的或者不可食的东西吞食到食管内,停滞在咽下部、食管入口、食道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及近贲门等狭窄处,是常见急症之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老人居多,幼儿次之。
食管异物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食管异物并发症的发病率为3%~7%,病死率低于1%。通常按部位将并发症分为食管内并发症、食管外并发症及呼吸道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食管内并发症,最危险的是食管外并发症,如大血管破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