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腊肠花开黄金雨来

泉州街头的腊肠树,迎来了盛花期

腊肠树的花儿像一串串“金色葡萄”,垂吊的黑褐色荚果则像腊肠

海都讯(记者 柳小玲 田米 文/图)最近,泉州街头的腊肠树迎来了盛花期。开出的腊肠花,花瓣小小的,是非常鲜艳的黄色,一串串垂下来,金灿灿一片。

泉州的腊肠树花期可从6月持续到8月,其中,东街的腊肠树早于2005年左右就栽种了,作为十多年的行道树,一直深受着居民的喜爱。昨日,记者见到,东街道路两侧,腊肠花开得尤其茂盛,特别喜庆。每株腊肠树都花团锦簇,花儿像一串串金色的“葡萄”,热闹、艳丽。阴雨绵绵里,微风拂过,花瓣纷纷飘落,像下了场“黄金雨”。

这一抹抹金黄,吸引了不少市民漫步其间,或捡拾花瓣,或拍照留念。拿起相机,真是怎么拍怎么漂亮啊。着急赶路的人,也不忘抬头看几眼,像是要暂且觅得一份宁静。

“开着这么美的花朵,竟然叫腊肠树?好不解风情。”市民王先生很纳闷,这种树居然有一个非常土的名字。记者了解到,腊肠树的名字,来自它结的果。秋冬季节,腊肠树完全是另一个模样,结出的黑褐色荚果,像腊肠一样一串串挂在树上。而且“腊肠”果皮坚硬,敲开后很臭,属于好看不好吃的类型。所以,泉州人还是习惯叫它“腊肠树”,花谓“腊肠花”。

“和火焰木、凤凰木一样,腊肠树也是会开花的乔木,它的花和果实都很有趣,是一种花朵和果实都很具观赏性的乔木。”泉州市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泉州虽有种植腊肠树,但落叶不彻底、花期短,达不到原产地那种满树金黄的辉煌效果。因此,腊肠树在泉州并不多,除了东街,位于东海立交桥附近的后渚派出所到匹克公司路侧绿地也种了两排,其他街头和公园也种了一些,作为园林造景。

□相关链接

腊肠树全身都是宝

腊肠树,又名阿勃勒、金急雨、金链花、黄金雨、波斯皂荚、婆罗门皂荚、长果子树、牛角树等,香港多称为“猪肠豆”,是一种苏木亚科植物。原产于南亚南部,分布在缅甸、斯里兰卡、印度以及我国的南部、西南部等地,它的生命力顽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其果实长条棍状,很像腊肠,由最初的绿色变成黑褐色,最长有60多厘米,掰开果实,每个间隔都有一颗褐色种子,呈扁圆形,果肉是沥青状黑色黏质的,有一股刺鼻的气味。园林专家提醒,腊肠树的荚果具有一定毒性,误食可能会引起呕吐、恶心等一系列症状,食用过量甚至可以导致死亡。因此,大人带小孩出去游玩时须注意,不要让孩子接触到果实。

除了极具观赏价值之外,腊肠树浑身都是宝。比如,树皮内含有单宁,可做红色染料。根、树皮、果瓤和种子可入药作缓泻剂。树干坚硬且耐朽力强,可作支柱、桥梁、农具等材料。

腊肠花是泰国的国花,其黄色的花瓣象征泰国皇室。在老挝,盛开的阿勃勒,则寓意着好运和幸福。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